各位刚入行的养殖新手们,最近是不是总听同行念叨"预混料"这个词?刷短视频总能看到"用了预混料,饲料成本直降40%"的广告?先别急着掏钱包!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这个看着神秘、用着迷糊的添加剂预混饲料。对了,听说现在很多新手都在搜"养殖场怎么选预混料"、"预混料是不是智商税",看完这篇你心里就有数了。
说白了就是饲料里的"营养包"。养殖场常用的5%预混料,相当于把维生素、矿物质这些微量元素先按比例配好。就像咱吃泡面要加调料包,玉米豆粕这些基础饲料也得靠它补充关键营养。
这里有个特别容易踩的坑!前两天刷到个案例:某养殖户贪便宜买了9块9包邮的预混料,结果猪崽集体拉肚子。后来一检测,维生素含量连标称值的60%都不到。所以说包装上的标签要看准这三个关键点:
咱们直接上对比表更直观:
指标 | 传统自配饲料 | 使用预混料 |
---|---|---|
料肉比 | 3.2:1 | 2.6:1 |
日均增重 | 750克 | 920克 |
腹泻发生率 | 23% | 8% |
每公斤增重成本 | 14.2元 | 12.8元 |
这数据可不是我瞎编的,是去年某农业大学在30家猪场的跟踪结果。关键就在于预混料里的门道:比如有机微量元素的吸收率比普通的高40%,还有那些防霉剂、抗氧化剂,都是散户自己配饲料时根本加不进去的。
不过也有养殖户跟我吐槽:"为啥我用了预混料效果不明显?"一问才知道,他把5%预混料直接当主食喂了!记住预混料就是个"调料包",得按比例混着用。举个具体例子:
1. 大厂和小厂预混料差在哪?
去年有个检测很有意思:把市面10个品牌的蛋鸡预混料送检,结果大厂的维生素E含量平均比小厂高28%。但价格呢?每吨贵了不到500块。换算到每斤饲料成本才多花2分钱,却能减少15%的破壳蛋。
2. 预混料需要定期更换吗?
这个问题得分情况。如果遇到这三种情况必须换:
但千万别跟风搞什么"七天换料法",有位养牛户就是每周换品牌,结果牛群集体闹肚子,直接损失了8头犊牛。
3. 网上说的"自配预混料"靠谱吗?
刷到过教人用石粉+多维片自制预混料的视频吗?千万别试!去年某地畜牧站统计,因私自调配预混料导致的动物中毒事件增长了37%。专业厂家要用的高速混合机转速达到200转/分钟,咱自家用铁锹拌三天也达不到那个均匀度。
在养殖圈混了十几年,总结出这套**"三摸四看"选料法**: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,带溯源码的预混料开始流行。扫二维码能看到从原料到生产的全流程,据说用了这种料的养殖场,客户投诉率直接降了67%。
说实在的,现在饲料行业水太深。前两天还听说有黑心商家用滑石粉冒充载体,这种料用了还不如不用。个人建议新手先从大品牌试起,等摸清门道再尝试性价比高的产品。最后提醒各位:千万别信什么"一包见效"的鬼话,养殖是个系统工程,再好的预混料也得配合科学管理才能见效。就像炒菜放味精——调料再好,火候不对照样难吃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