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说刚入行的养殖兄弟们,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——明明喂的饲料不比别人少,牛却长得像树懒似的?隔壁老王家用了一款添加剂,饲料开销直接砍掉三分之一,这事儿到底靠谱不?今天咱就扒开这层窗户纸,给你们看看这里头的门道...
去年在山东碰到个养殖户老李,他给我算过一笔扎心账:
➊ 玉米从1.2元/斤涨到1.6元
➋ 豆粕价格两年翻了个跟头
➌ 牛每天吃18块钱饲料却只长1斤肉
最要命的是,他家牛还三天两头拉稀,光兽药费每头就要搭进去200多块。
重点来了:
传统饲料里40%的粗纤维牛压根消化不了,相当于每喂10吨料就有4吨直接变牛粪!这哪是养牛啊,根本是在给饲料厂打工嘛...
上周去内蒙古参观了个养殖场,人家用着20公斤装的褐色粉末,牛群跟吹气球似的长膘。老板悄悄告诉我秘诀:
三大核心成分:
① 枯草芽孢杆菌:专门分解秸秆里的"钢筋"(木质素)
② 中性蛋白酶:把豆粕里的蛋白"剪"成小碎片
③ 酵母培养物:在牛肚子里开益生菌派对
实测数据对比:
指标 | 传统组 | 添加剂组 |
---|---|---|
日均增重 | 1.2kg | 1.5kg |
料肉比 | 6.5:1 | 5:1 |
出栏时间 | 16个月 | 14个月 |
Q:这玩意儿会不会把牛吃出毛病?
去年市监局抽检发现,32款产品里有5款添加禁药。教你们个狠招——要求厂家提供菌种鉴定证书,就像人的身份证号(比如CGMCC 1.3358)
Q:说能省30%成本,钱从哪儿省的?
举个真实案例:
➊ 豆粕用量砍掉1/4,每月省下9000+
➋ 牛少生病,兽药开支减半
➌ 提前出栏省下2个月水电费
Q:买回来该怎么用?直接撒饲料里?
重点记好比例:20公斤添加剂兑1吨基础料!必须用搅拌机混合,手工拌料就跟撒盐似的——有的齁死有的淡出鸟
Q:多久能看到效果?
第三天看牛粪:要是从稀汤变成果冻状,说明起效了!15天不增重超1.3kg,赶紧找厂家扯皮
Q:网上200块和800块的有啥区别?
主要差在活菌数量。记住这个公式:50亿CFU/g是及格线!河北查获的假货标着100亿,实测才3.2亿...
上个月跟河南的老张喝酒,这哥们哭诉:图便宜买了180块/袋的添加剂,结果牛越吃越瘦。后来检测发现菌种活性还不如老坛酸菜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!
避坑指南:
1️⃣ 宣称"三天见效"的立刻拉黑
2️⃣ 包装上没有防伪涂层的别碰
3️⃣ 遇到"买十送三"促销快跑(正经厂家保质期就6个月)
干了七年畜牧行业,说点的话:
① 看菌株就像选老婆
要查祖宗十八代(菌株编号),比如DSM 3302这种国际认证的
② 温度适配是关键
北方选耐寒型(能在-20℃存货),南方挑防潮款
③ 要数据不要故事
让厂家提供当地养殖场的实测报告,别信那些拿东北数据忽悠南方人的
最近发现个野路子:把添加剂拌进40℃温水,两小时后测pH值。真货会从7.0降到5.5左右,假货压根没变化!
山西运城的老王头,去年开始用某品牌添加剂。你猜怎么着?现在他家的牛见着饲料就跟饿狼似的,以前一天喂三次现在要喂五次!不过人家算过账:虽然饲料量多了,但因为提前42天出栏,多赚了3.2万。更绝的是,他家的牛肉现在直供火锅店,每斤多卖2块钱——火锅店老板说这肉涮久了都不散!
说到底,生物饲料添加剂不是神仙药,但确实是当下最实在的养殖利器。那些天天喊亏钱的,多半是守着老法子不肯变。要我说啊,与其等着被市场淘汰,不如花点小钱试试新路子。再说了,最差能差到哪儿去?总比现在每天往饲料里白扔钱强吧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