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行的养殖兄弟们,你们是不是也经常盯着牛圈发愁?明明喂的饲料堆成山,牛却长得像树懒爬坡似的。上个月我去内蒙古,发现个怪事——老王家牛场每天少喂三车草料,牛反而提前两个月出栏了!今儿咱就唠唠这其中的门道...
河北养殖户老李去年跟我倒苦水:1吨豆粕从2800涨到4200块,牛每天吞18块钱饲料却只长1.2斤肉。更绝的是,他家牛把玉米秸秆啃得嘎嘣响,结果40%的营养直接变粪球!这哪是养牛啊,分明是在给饲料厂当搬运工嘛。
重点来了:
上周在通辽见到个神操作:20公斤装的褐色粉末拌进饲料,牛群肉眼可见地圆润起来。老板偷偷告诉我秘诀:
三大核心成分:
1️⃣ 枯草芽孢杆菌:专门分解秸秆里的"钢筋水泥"(木质素)
2️⃣ 中性蛋白酶:把豆粕蛋白剪成"营养碎末"
3️⃣ 酵母培养物:在牛胃里开益生菌派对
实测数据对比:
指标 | 传统饲料 | 添加0.2%生物制剂 |
---|---|---|
日均增重 | 1.2kg | 1.6kg↑ |
料肉比 | 6.5:1 | 5:1↓ |
出栏周期 | 16个月 | 14个月↓ |
Q:这玩意儿会不会吃死牛?
去年市监局抽检32款产品,5款检出禁药。教你们个狠招——让厂家出示菌种身份证(比如CGMCC 1.3358这种编码)
Q:说省30%成本钱从哪抠?
举个实在例子:
Q:买回来该咋用?直接撒?
记住黄金比例:1吨饲料兑20公斤添加剂!必须用搅拌机混合,手工拌料就跟撒盐似的——有的齁死有的淡出鸟
河南老张的血泪史:贪便宜买180块/袋的添加剂,结果牛越吃越瘦。检测发现菌种活性还不如老坛酸菜里的脱水蔬菜!
防骗口诀:
说句的话:选添加剂比找对象还难!记住这三个死规矩:
1️⃣ 菌株要查祖宗十八代(必须有国际编码如DSM 3302)
2️⃣ 温度适配最关键(北方选耐寒型,南方要防潮款)
3️⃣ 要数据不要故事(让厂家提供本地实测报告)
最近发现个野路子:把添加剂拌进40℃温水,2小时后测pH值。真货会从7.0降到5.5左右,假货压根没变化!
山西老王头去年开始用某品牌添加剂,现在他家牛见着饲料跟饿狼似的。虽然饲料量多了,但提前42天出栏多赚3.2万!更绝的是,火锅店老板抢着要他家牛肉——涮三小时都不散,每斤多卖2块钱!
说到底,生物饲料添加剂不是神仙药,但确实是当下最实在的养殖利器。那些天天喊亏钱的,多半是守着老法子不肯变。要我说啊,与其等着被市场淘汰,不如花点小钱试试新路子。再说了,最差能差到哪儿去?总比现在每天往饲料里白扔钱强吧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