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说隔壁村老王用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把猪场成本砍了三分之一,你还在为饲料贵、动物老生病发愁?新手搞养殖最怕的就是花冤枉钱,这添加剂到底是不是智商税?今天咱们就扒开它的老底儿说个明白。
一、菌种选不对=白扔钱?
上次跟饲料厂技术员唠嗑才知道,市面上80%的养殖户都栽在这个坑里。你以为买的是枯草芽孢杆菌,实际可能混着杂菌。举个栗子:
菌种类型 | 有效活菌数 | 耐高温性 | 价格(元/kg) |
---|---|---|---|
普通枯草芽孢 | 50亿/g | 60℃存活 | 120 |
耐热芽孢杆菌 | 200亿/g | 85℃存活 | 280 |
看清楚没?贵的那款能扛住饲料加工高温,实际到肠道的活菌量反而多3倍。去年镇上老李贪便宜买了散装菌粉,结果检测发现活菌数只有标称值的12%。
二、喂添加剂还得看时辰?
这事儿我可亲眼见过邪乎的。早上6点喂和中午12点喂,猪的料肉比能差0.3!技术员说是因为动物肠道pH值早晚不同,早上胃酸浓度低,益生菌更容易存活。
必须记住的3个时间点:
上个月养殖场老张家的仔猪拉稀,就是因为在打疫苗当天还照常喂添加剂,结果益生菌和疫苗互相干架了。
三、省钱账本藏着猫腻?
别光听卖家吹"每吨省300块",自己得会算细账。拿100头育肥猪算笔明白账:
成本项:
收益项:
这么一算净赚980元/头,但前提是你得保证菌种活性和正确操作。新手最容易漏掉的是水温控制,超过45℃就直接把活菌烫成"死菌汤"了。
小编蹲了三个月养殖场发现,用添加剂真正赚到钱的都在偷偷做两件事:每月送检一次菌种活性,还有在饲料槽旁边挂温度湿度计。那些说"没效果"的,十有八九是菌种在路上就热死了,或者把添加剂跟抗生素混着喂。记住喽,好东西也得用对法子才灵光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