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老张去年给猪喂了某网红添加剂,结果三百头猪集体拉稀,兽医一查——好家伙!电解质失衡引发代谢紊乱。这事儿给咱提个醒:
• 别信"一抹就胖":增重快的产品八成含违禁成分
• 看批号要像查户口:农业部批号必须是"饲添字XXXX"开头
• 价格猫腻多:低于市场价30%的绝对有问题
河北李大姐的实战案例:
她家猪场用错酸化剂,导致保育舍变成"酸菜缸"(PH值跌到4.2)。换成缓释型二甲酸钾后: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指标 │ 改良前 │ 改良后 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料肉比 │ 2.8:1 │ 2.4:1 │
│ 腹泻率 │ 23% │ 6% │
│ 氨气浓度 │ 28ppm │ 11ppm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划重点:育肥猪选酸化剂要看释放曲线,就像吃火锅要掌握火候,过早过晚都不行
误区一:贵的等于好的
某进口防霉剂卖120元/kg,国产同成分的才40元,检测报告显示效果差距不到5%

误区二:添加量越多越好
维生素超量添加的后果比缺更可怕:
• 维生素A超标→猪蹄开裂
• 维生素D过量→血管钙化
• 维生素E过剩→肌肉萎缩
误区三:常年不换配方
跟咱人吃饭一个理,得换着花样来:
→ 雨季要加霉菌吸附剂
→ 冷天得补维生素C
→ 转群时必需加镇静类添加剂
问:预算有限咋办?
试试这土法子:

问:添加剂咋混合才均匀?
记住这个口诀:"一混二筛三回头"
① 先与载体预混(用玉米粉最划算)
② 过2mm筛网三次
③ 每隔20分钟翻搅一次
说句掏心窝的话,见过太多养殖户把添加剂当仙丹使。其实啊,添加剂就像炒菜的盐,放对了提鲜,放多了齁死。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那些整天盯着手机查添加剂攻略的养殖户,反而不如天天守着猪圈观察粪便的老把式养得好。
有个数据挺有意思:正确使用添加剂的养殖场,每年药费能省下三成。不过咱得记住,再好的添加剂也救不回脏乱差的猪舍。这就好比给你龙肉吃,却让你睡垃圾堆,能健康!下次买添加剂前,先把猪圈打扫干净再说吧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