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%,但您知道有30%的饲料其实根本没被消化吗?山东某养鸡场去年使用产酶益生素后,料蛋比从2.4:1降到2.1:1,相当于每只鸡多赚3.6元。产酶益生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,正在改写养殖业的盈利公式。

产酶益生素是复合了益生菌与消化酶的生物制剂,其核心在于同步解决两个问题:
• 菌群平衡:枯草芽孢杆菌占主导,每克含活菌≥50亿CFU
• 营养分解:包含纤维素酶、蛋白酶等6类消化酶
河北某猪场的对比实验显示:在日粮中添加0.2%产酶益生素,粗纤维消化率从58%提升至76%,粪便中未消化饲料颗粒减少43%。这里有个细节需要注意——当饲料粉碎粒度低于1mm时,酶制剂效果会提升20%。

肉鸡育肥阶段(22-42日龄):
→ 添加量0.15%,日增重提高8%
→ 腹脂率下降2个百分点
母猪妊娠期:
→ 减少便秘发生率67%
→ 初乳IgG含量提升35%
水产养殖:
→ 南美白对虾饲料系数降低0.3
→ 水体氨氮浓度下降28%
广东陈老板的实战数据: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产酶益生素,养殖周期缩短12天,药费支出减少40%。他现在每吨饲料多投入85元,却能省下300元成本。
• 高温制粒损失:超过85℃会灭活60%酶活性
• 与抗生素冲突:四环素类药物会抑制益生菌繁殖
• 剂量把控失准:过量添加反而降低采食量

浙江某饲料厂的教训:将产酶益生素与喹乙醇预混剂直接混合,导致产品失效,损失12吨饲料。正确做法是分阶段添加——先混合矿物质,最后添加生物制剂。
以万只肉鸡场为例:
▷ 常规方案:饲料成本28万元,药费4.5万元
▷ 添加方案:饲料成本+3200元,药费降至3.2万元
▷ 净收益:节省1.3万元+增产收益0.8万元
行业监测数据显示:持续使用3个养殖周期后,畜禽肠道绒毛高度平均增加18%,这意味着营养吸收面积直接扩大五分之一。

在内蒙古看到的创新应用启发了我:某牧场将产酶益生素与发酵饲料结合使用,使粗饲料利用率突破65%。这验证了一个道理:生物技术的价值不在于替代传统方法,而是激活被忽视的资源潜力——下次配制饲料时,不妨留出2%的预算给生物制剂,或许能打开新的效益空间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