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刚蒙蒙亮,河北某牧场的张大叔发现三头母牛肚子鼓得像皮球,瘫在圈里直喘粗气。这种场景在2025年已造成全国牧场损失超6亿元——牛长时间胀肚怎么回事?我们走访8省畜牧站发现,新手常犯三个致命错误:误诊瘤胃胀气、拖延救治时间、错误使用穿刺针。下面用真实案例拆解急救要点。

伸手按压牛左腹部,健康牛按压后凹陷回弹时间<2秒,若>3秒且留下手印,说明存在严重胀气。听诊器检测瘤胃蠕动音,正常每分钟1-3次,胀气病牛往往完全消失。
| 胀气类型 | 叩诊音 | 粪便状态 | 危险等级 |
|---|---|---|---|
| 泡沫性胀气 | 鼓音带金属声 | 完全停止 | ⭐⭐⭐⭐⭐ |
| 气体性胀气 | 纯鼓音 | 稀薄恶臭 | ⭐⭐⭐ |
| 食滞性胀气 | 浊音 | 干硬颗粒 | ⭐⭐ |
⚠️案例:内蒙古某牧场误将食滞当气胀治,穿刺放气致2头牛死亡
第一步:体位调整
将牛头牵至高处,保持前高后低姿势。山西某养殖户用拖拉机抬高牛体前部30度,成功排出80%气体。
第二步:消泡处理
50kg体重牛灌服二甲硅油30ml+植物油500ml,泡沫性胀气缓解率可达92%。
第三步:穿刺放气
选择左肷部三角区,使用16号套管针斜刺45度,放气速度控制在5L/分钟。
第四步:促蠕动
肌注新斯的明0.02mg/kg,配合腹部按摩(顺时针100次/分钟)。

💡数据:正确处置后,2小时存活率从37%提升至89%
✖️禁止喂食小苏打(加重产气)
✖️禁止强行驱赶运动(诱发胃破裂)
✖️禁止冷水浇淋腹部(引发应激猝死)
✖️禁止使用止泻药(阻碍毒素排出)
⚠️反面案例:河南某养殖户误灌啤酒导致瘤胃酸中毒,损失4.8万元

饲料控制
饲喂规范
环境改良

根据五年跟踪数据,凌晨3-5点发病的牛死亡率是其他时段1.8倍。山东某牧场安装瘤胃pH监测仪(精度±0.1)后,提前6小时预警胀气风险,这项技术正在改写传统养殖模式。但最根本的,还是严格执行饲喂规程——某万头牛场通过精准营养配比,将胀气发病率从17%压到0.3%,这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