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自家待产的母猪食欲时好时坏,河北养殖户老李急得直挠头。这可不是挑食那么简单,怀孕母猪的饲喂直接关系到仔猪成活率和母猪使用寿命。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数据显示,科学饲喂可使每胎活仔数增加2.3头,母猪利用年限延长1.8年。

配种后30天内被称为黄金窗口期。这个阶段要把握两个关键点:
山东某种猪场的对比试验很有意思。A组母猪喂普通妊娠料,B组添加5%甜菜粕。结果B组胚胎存活率高出11%,原因在于甜菜粕中的可溶性纤维能促进肠道健康。建议这个阶段每天分3次饲喂,每次间隔保持6小时。
饲料配方示例(每吨):
玉米620kg、豆粕180kg、麦麸120kg、预混料40kg、甜菜粕40kg

怀孕31-85天是胎儿快速生长期。此时需要:
广东温氏集团的养殖手册提到个细节:这个阶段添加0.3%的有机硒,能降低弱仔率34%。有个容易忽视的点是饮水温度,黑龙江农科院的实验证明,20℃温水比冷水饲喂的母猪,胎均重多出0.47kg。
饲料调整要点:
减少麦麸至80kg,增加豆粕至200kg
添加2kg蛋氨酸、1.5kg苏氨酸
每吨添加400g复合维生素

怀孕最后30天要重点攻胎。此时饲料需要:
河南某猪场闹过笑话,给临产母猪喂了高钙饲料,结果导致7头仔猪出生重超2kg引发难产。正确做法是逐步增加饲喂量,最后一周每天增加0.3kg,但钙含量要控制在0.8%以下。
产前七天配方:
玉米650kg、膨化大豆80kg、鱼粉30kg
添加5kg葡萄糖、2kg氯化胆碱
减少石粉至12kg,增加磷酸氢钙至18kg

说到饲喂方式,有个反常识的发现。吉林某养殖基地尝试把每天3顿改成自由采食,结果便秘率上升26%。后来改成凌晨5点喂全天量的40%,下午5点喂60%,消化问题迎刃而解。这种分时段给料法,特别适合寒冷地区。
现在流行智能化精准饲喂系统,能根据背膘厚度自动调节投料量。浙江某猪场安装后,饲料浪费减少19%,关键是能实时监控每头母猪的采食曲线。不过传统养殖户也别慌,用手持背膘仪测量,每周调整一次饲料量,效果也能达到八成。
突然想起来,有个重要提醒。千万别在怀孕期喂发霉饲料,哪怕只有局部霉变。四川农大的检测显示,即使经过脱霉处理,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过50ppb,就会导致死胎率翻倍。定期清理料槽,保持料线干燥,这些老生常谈的细节,往往就是成败的关键。

最后说说个人观察。这两年发酵饲料开始流行,但用在怀孕母猪身上要谨慎。江苏某场用发酵饲料代替20%精料,前期效果不错,结果中后期出现营养失衡。建议如果要尝试,最好在专业营养师指导下,从5%比例开始逐步增加。毕竟母猪怀孕这事,经不起试错折腾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