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夜猪圈里此起彼伏的哼哼声,有多少是蚊虫叮咬造成的?广西贵港的养殖户老韦去年因蚊虫传播的疾病,损失了37头育肥猪。露天放养的猪群,到底该怎么抵御这些"空中刺客"?

■ 蚊虫危害远超想象
成年母猪被持续叮咬后,日均增重会减少210克。更严重的是,库蚊能传播猪丹毒,按农业农村部2025年数据,这种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占养猪业总损失的18%。夜间观察猪群可以发现,受惊扰的猪每小时起身驱赶蚊虫可达12次,严重影响休息。
▼ 防蚊关键期锁定
日出前后1小时(5:00-6:00)和日落前后2小时(18:00-20:00)是蚊虫活跃高峰。云南普洱的养殖场实测数据显示,在这两个时段采取防护措施,可降低78%的叮咬率。
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

■ 物理防护三件套
湖南怀化的张老板独创"三色灯法":在猪场周边交替使用波长365nm、420nm、525nm的LED灯,使蚊虫定位能力下降60%。需注意灭蚊灯要距离猪栏15米以上,避免吸引蚊虫靠近。
▼ 化学防治对照表

| 药剂类型 | 持效期 | 安全性 | 成本/百头猪 |
|---|---|---|---|
| 拟除虫菊酯 | 7天 | ★★★☆ | 80元 |
| 植物精油 | 3天 | ★★★★ | 120元 |
| 微生物制剂 | 5天 | ★★★★ | 65元 |
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
■ 生态调控四要点
江西赣州的生态猪场采用"鱼草共生"模式,在饮水槽养殖食蚊鱼,使蚊幼虫数量锐减92%。同时利用发酵床技术,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的过程中产生60℃高温,直接灭杀虫卵。

※ 个人实践心得
五年防蚊实战发现,单纯依赖某一种方法效果有限。建议采用"早防+晚护"组合拳:清晨重点实施环境治理,傍晚侧重物理阻隔。特别要注意雨季来临前20天开始布防,这个提前量能阻断第一代蚊虫繁殖周期。记住,防蚊不是灭蚊,把蚊虫控制在安全阈值内才是持久之道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