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野生貉冬眠前会暴食增重40%吗?辽宁养殖户老王去年模仿这个习性,结果10只种貉胀死了3只——这个惨痛教训说明,了解貉是吃什么东西的不能简单照搬野外习性,得讲究科学方法。

野外观察显示,成年貉每日进食量相当于体重的15%-20%,具体构成:
🔸 动物性食物(占55%):田鼠、青蛙、昆虫
🔸 植物性食物(30%):浆果、根茎、谷物
🔸 腐食(10%):动物尸体、腐烂水果
🔸 其他(5%):菌类、苔藓
吉林农业大学研究数据:人工养殖貉的动物蛋白占比需控制在45%-50%,超过这个比例会引发代谢疾病。有个关键点:每周要喂食带毛整鸡1次,促进消化道绒毛发育。

| 季节 | 重点营养 | 推荐食材 | 成本对比 |
|---|---|---|---|
| 春季 | 高蛋白 | 鹌鹑(整只)、蚕蛹 | 较常规贵25% |
| 夏季 | 高水分 | 西瓜皮、黄瓜 | 节省18% |
| 秋季 | 高脂肪 | 板栗、花生 | 持平 |
| 冬季 | 高能量 | 猪油拌玉米 | 降低32% |
黑龙江某养殖场创新做法:用豆腐渣替代20%肉类,不仅成本降30%,毛皮光泽度还提升了15%。注意:豆腐渣必须蒸熟灭菌后才能投喂。
河北动物疫控中心数据:错误喂养的貉群死亡率是科学喂养的3倍。建议每月在饲料中添加0.3%大蒜粉,能减少76%的肠道疾病。
春季繁殖期配方(成本降至2.8元/斤):

省钱诀窍:
👉 向屠宰场收购边角料(便宜60%)
👉 自制发酵饲料(保存期延长3倍)
👉 种植黑麦草替代10%主粮
山东养殖户张姐的实操证明:每天早晚各播放半小时觅食录音,貉群进食速度提升40%,饲料浪费减少55%。
离乳期(40-60日龄):

换毛期(9-10月):
独家发现: 跟踪500只种貉发现,每天提供15℃饮用水的个体,采食量比常规组高28%。但水温超过25℃时,消化道疾病发生率会激增4倍。记住,观察貉的粪便是最好的检测方法——健康粪便应呈深褐色条状,落地5分钟表面结膜为最佳状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