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养殖户老张去年因忽视猪舍防风处理,导致保育舍温度骤降5℃,引发仔猪集体腹泻,单月损失超3万元。而采用科学防寒措施的邻场,在同等气温下不仅猪群健康率提升28%,每头育肥猪还节省取暖成本17.4元。本文将系统解析冬季养猪的五大核心要点。

误区一:过度依赖塑料薄膜
全封闭式覆盖虽能短暂提升温度,但会导致湿度飙升至85%以上。猪体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,实际体感温度比室温低3-5℃。正确做法是采用双层中空阳光板,配合顶部可开启式通风口。
误区二:忽视地面保暖
水泥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8-10℃,直接导致猪只基础代谢增加15%。广西案例显示,铺设20cm稻壳垫料可使地面温度提升6℃,腹泻率下降41%。

误区三:错误使用取暖设备
红外线灯悬挂高度不足1米,造成局部灼伤率达12%。科学方案是将地暖管道埋深15cm,水温控制在40-45℃,可使猪腹区温度稳定在25℃。
基础公式:
冬季日粮代谢能=夏季基准值+(环境温差×0.3Mcal)
例如:当舍内外温差达15℃时,需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4.5Mcal能量。
实操方案:

禁忌配伍:
❌ 禁止将油脂与氯化胆碱直接混合(产生毒性物质)
❌ 避免同时使用高铜添加剂与维生素E(降低吸收率60%)
温度梯度管理:
| 猪群类型 | 适宜温度 | 临界低温 | 温度监测点 |
|---|---|---|---|
| 哺乳仔猪 | 32-35℃ | <28℃ | 保温箱中部 |
| 保育猪 | 24-26℃ | <20℃ | 漏缝板高度 |
| 育肥猪 | 18-22℃ | <15℃ | 料槽上方1m |
通风换气标准:

第1周:
第2周:
第3周:

物联网设备组合:
数据联动模型:
当舍温下降1℃持续2小时,系统自动:
行业新发现:
2025年相变储能材料开始应用于猪舍墙壁,其蓄热密度是混凝土的12倍。夜间释放白天吸收的太阳能,可使舍温波动幅度从±5℃缩小至±1.2℃。但需注意:该材料安装高度应距地面0.8-1.2米,正好对应猪群躺卧区热辐射范围。记住:冬季养猪不是简单的保暖加法,而是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实现生产效益的乘法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