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的养猪户老张去年差点破产——猪价低迷时饲料成本却涨了22%,直到他在越南考察时发现,当地养殖场用棕榈柏在饲料中的作用替代了30%玉米,每吨饲料成本立减380元。这事儿的关键,在于怎么用好这种看似粗糙的原料。

能量替代的黄金比例
棕榈柏(粕)的代谢能可达10.5MJ/kg,虽比玉米低18%,但价格仅为玉米的35%。实战方案是将育肥猪饲料中的玉米用量从60%降至45%,添加15%棕榈柏(粕),再补足0.3%植物油。广西大学试验显示,这种配比下猪日增重仅减少5%,但饲料成本直降15%(见表1)。
| 原料 | 用量占比 | 成本(元/吨) | 代谢能(MJ/kg) |
|---|---|---|---|
| 玉米 | 60% | 2850 | 14.2 |
| 棕榈柏(粕) | 15% | 1050 | 10.5 |
| 豆粕 | 20% | 3850 | 13.8 |
(数据来源:《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》2025版)
三步破解使用难题

云南某千头猪场通过这套方案,半年节省饲料支出68万元,猪群腹泻率反而从9%降至3%。
原料变形的魔法
你可能没想到,棕榈柏(粕)还能做成发酵饲料。添加2%糖蜜与0.1%复合菌剂,在45℃环境发酵72小时后,粗蛋白含量从14%提升至18%,这种升级版棕榈柏在饲料中的作用可使母猪泌乳量增加13%(参考:华南农业大学2025年试验数据)。
必须掌握的关键参数

相关概念解读
棕榈柏(粕):棕榈果榨油后的副产品,含粗纤维16%-20%,在热带地区广泛用于饲料原料。
代谢能:指饲料中被动物实际利用的能量值,决定动物的生长速度。
单宁: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抗营养因子,过量摄入会影响蛋白质吸收。
现在老张的配料库里,棕榈柏(粕)与玉米的配比刻度线格外醒目。他算过账:每多用1吨棕榈柏(粕),就能省出2头仔猪的疫苗钱。这种精打细算的智慧,或许才是养殖业穿越价格波动的真正底气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