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五点,河南养殖户老张发现饲料库的玉米堆矮了半截,这个月明明进了20吨玉米,账上却显示只用了17吨。这种场景在养殖场屡见不鲜,核心问题直指:饲喂时玉米的损耗怎么定?其实通过精准测算加工、储存、采食三大环节的损耗系数,完全能将玉米浪费率控制在3%以内。

山东某猪场去年对比发现:使用2.0mm筛片粉碎玉米,损耗率高达8%;更换为3.0mm筛片后降至2.5%。但筛孔过大影响消化率,需配合蒸汽压片工艺。实测数据显示,玉米粉碎粒径每减小0.5mm,饲料转化率提升4%(参考:中国农科院《饲料加工技术规范》)。
| 加工方式 | 筛孔尺寸 | 损耗率 | 料肉比 |
|---|---|---|---|
| 干法粉碎 | 2.0mm | 8.2% | 2.8 |
| 湿法粉碎 | 3.0mm | 2.1% | 2.6 |
| 蒸汽压片 | 无筛片 | 0.9% | 2.4 |
广西养殖户黄姐的玉米仓曾因湿度超标,三个月霉变损耗12%。安装除湿机将湿度控制在14%以下后,损耗率骤降至0.8%。关键要定期翻堆:
江苏某猪场监控发现:30%的玉米浪费源自猪只拱料。改用"梯形料槽+限位栏"设计后,地面残料减少72%。每天分6次投喂、每次喂量控制在1小时吃完,可使抛洒率从5%降至1.2%。

2025年新式损耗监测:给料系统加装称重传感器,实时测算各环节损耗值。当老张的饲喂系统显示本月玉米损耗率2.8%时,他终于明白——控损不是省出来的,而是算出来的精细化管理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