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
为什么同样的哺乳母猪浓缩饲料配方,有的猪场断奶仔猪多活3头?
河北某存栏500头母猪的养殖场,在优化哺乳母猪浓缩饲料配方后,21天断奶仔猪存活率从84%提升至92%。这个案例揭示核心规律:每增加1%的赖氨酸含量,仔猪日增重提高18克。新手首先要明白,哺乳期饲料不是追求高营养,而是精准匹配母猪泌乳曲线。

——
配方能量来源的黄金分割点
当前主流方案中,能量供给主要来自两类原料:
• 玉米型配方:占比60-65%(成本低但氨基酸不平衡)
• 脂肪型配方:添加3-5%豆油(能值高但夏季易酸败)
广东温氏集团2025年实验数据表明:混合使用3%膨化大豆+2%椰子油,可使乳汁脂肪球直径缩小0.3μm,更利于仔猪吸收。
——
蛋白原料的性价比之王
在山东调研发现,高产猪场都在用这三类蛋白组合:
① 发酵豆粕(粗蛋白≥50%,消化率92%)
② 血浆蛋白粉(免疫球蛋白IgG≥18%)
③ 酶解鱼粉(小肽含量≥25%)
警惕!某品牌用羽毛粉替代部分鱼粉,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31%。检测真伪简易法:取样品浸泡后搅拌,正品鱼粉水面无漂浮物。
——
微量元素的增效密码
对比试验显示,添加特定比例的微量元素可提升泌乳量:
• 有机铁(甘氨酸铁)200ppm
• 有机硒(硒代蛋氨酸)0.3ppm
• 纳米氧化锌800ppm
广西扬翔集团的应用报告指出:这种组合使母猪日均泌乳量增加0.8公斤,且乳头炎发病率下降67%。

——
纤维原料的防便秘方案
哺乳期母猪便秘率高达35%,通过纤维调控可改善:
√ 甜菜粕(用量≤5%,含可溶性纤维)
√ 苜蓿草颗粒(NDF≥40%,刺激肠道蠕动)
√ 菊粉(每吨饲料添加1.5公斤)
武汉某猪场改造配方后,母猪分娩时长缩短42分钟,这是纤维促进催产素分泌的实证。
——
加工工艺的隐藏价值
饲料厂容易忽视的三个工艺细节:
——
季节性调整的临界参数
夏季配方必须调整的三大指标:
• 添加0.1%碳酸氢钠(缓解呼吸性酸中毒)
• 维生素C增至200g/吨(抗热应激)
• 粗蛋白下调0.5个百分点(减少体增热)
对比发现,执行季节调整的猪场,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缩短2.3天。

——
小编观点:当前豆粕价格波动剧烈,建议将10-15%的豆粕替换为发酵菜籽粕。这不仅降低配方成本,其中含有的芥子碱分解产物还能促进催乳素分泌。记住,好配方一定是动态调整的,核心在于把握住泌乳量峰值期的营养精准供给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