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老王的牛场去年上演了戏剧性一幕——新换的预混料刚喂三天,200头牛集体绝食,急得他连夜请兽医。这个真实案例揭开养殖户的集体困惑:牛换预混料怎么都不吃料了?别慌!本文用三个实战场景,带你破解换料困局。

事件:山东某牧场直接替换预混料,牛群采食量暴跌60%
检测发现:新旧料钙磷比差异达0.8:1,锌含量突变40mg/kg
解决方案:七天过渡法
| 换料天数 | 旧料比例 | 新料比例 |
|---|---|---|
| 1-2天 | 70% | 30% |
| 3-4天 | 50% | 50% |
| 5-7天 | 20% | 80% |
(数据来源:1、5)
👉 采食量7天内恢复至90%,日均增重回升至1.2kg

关键点:过渡期每天观察牛粪形态,理想状态应是分段香肠状(长度8-10cm),过软或过硬都要调整比例。
事件:内蒙古张大姐的新料存放不当,牛群采食后集体腹泻
真相:仓库湿度超75%导致预混料中维生素B1流失38%(6)
破解方案:

存储三原则:
霉变检测土方法:
河南某牛场严格执行存储标准后,饲料损耗率从7%降至0.5%(8数据)。

事件:吉林老李的牛换料后日均采食量从25kg降至18kg
检测报告:新料中钴含量不足(仅0.08mg/kg),影响瘤胃微生物活性
修复方案:
✅ 临时补救:每吨饲料添加50g硫酸钴
✅ 长期调整:选择含瘤胃调节剂的预混料
✅ 动态监测:每周检测牛反刍次数(健康牛日均反刍7-8次)
江苏某万头牧场通过添加0.1%酵母培养物,饲料转化率提升12%(7)。

预混料:由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素与载体混合制成的饲料核心成分,通常占全价料的1-5%。
过渡期:指新旧饲料交替的7-10天适应阶段,可有效避免消化系统应激。
适口性:饲料被动物接受的程度,受味道、质地、颗粒度等多因素影响。
小编观点
干了二十年养殖,我发现个规律:换料期间牛饮水量的变化比采食量更敏感。正常每头牛日饮水约35L,若突增到45L以上,说明新料盐分或微量元素可能超标。下次换料时,不妨在水槽边多站会儿——会喝水的牛,迟早会吃料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