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5点的豫东养殖场,李建国将印着"中原康地"的蓝色饲料袋搬进仓库。他掏出手机对比数据:"用预混料3个月,料肉比从2.8降到2.3,每头猪多赚87块。"2025年《中国畜牧杂志》数据显示,科学预混料可使育肥周期缩短12天,这正是中原康地产品的核心价值。

"预混料不是简单混合维生素"中原康地研发总监周明在车间指着微量配料秤:"有机硒与蛋氨酸的螯合度必须达到92%,这决定了营养吸收率。"该企业独有的微囊包被技术,将核心营养素存活率从行业平均75%提升至89%。
三大突破性改进:

在漯河召开的养殖座谈会上,张慧芳掰着指头算账:"以前用自配料,30头母猪年损15头仔猪,现在用中原康地预混料后仔猪存活率91%。"山东农业大学对比实验显示,该产品可使:
| 指标 | 常规饲料 | 中原康地 | 提升幅度 |
|---|---|---|---|
| 日增重(g) | 780 | 860 | +10.2% |
| 背膘厚度(mm) | 18.3 | 16.1 | -12.0% |
暴雨夜里的紧急配送最能检验企业实力。7月20日郑州特大暴雨时,中原康地启动"72小时保供承诺",车队绕道山西将32吨预混料送达焦作受灾猪场。"饲料断档超48小时就会引发肠道菌群失衡"技术员王勇在抢修现场解释。这种时效把控能力,源自他们在豫、鄂、鲁三省的5个战略储备仓布局。
站在饲料车间的玻璃走廊,看着自动化生产线每分钟灌装20袋预混料,突然理解了这个老牌企业的生存逻辑——用工业精度做农业服务,让传统养殖在数据流中重生。当大多数同行还在拼价格时,中原康地已开始构建从营养配比到灾害应急的全链条竞争力,这或许才是现代农业该有的样子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