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隔壁猪场每月驱虫的账单,老张怎么也想不通——自家三个月驱一次虫的猪群反而长得更壮实。这种认知差异,在2025年全国养殖户调研中普遍存在。其实科学驱虫周期与精准用药的配合,能让药费支出降低30%的同时,日增重提升8%(中国畜牧业协会2025年调研数据)。

仔猪45日龄首驱最经济:
育肥猪按饲养周期调整:
| 出栏天数 | 驱虫次数 | 用药方案 |
|---|---|---|
| 120天 | 1次 | 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|
| 150天 | 2次 | 间隔60天交替用药 |
| 180天 | 3次 | 配合体外喷洒除螨剂 |
母猪配种前双驱更安全:

种公猪春秋双防:
步骤①:傍晚6-8点断食后投药
步骤②:拌料添加0.5%葡萄糖提升适口性
步骤③:连续饲喂5-7天确保虫卵清除
步骤④:驱虫后补充多维素修复肠道
步骤⑤:同步环境消杀(5%石灰水+敌百虫)
关键细节:

症状①呕吐腹泻:
症状②驱虫无效:
症状③二次感染:

Q:为什么驱虫后增重反降?
A:河北某猪场对比发现,未补充营养组日均增重减少120g。建议驱虫后连喂7天多维太保。
Q:雨季如何调整驱虫频率?
A:海南养殖户经验:湿度>75%时,周期缩短20天。需同步使用除湿机控制环境。
Q:自配料如何保证药效?
A:广西试验数据显示,阶梯式混料法效果最佳:

走访过17个省猪场的最大感触:驱虫间隔不是数学题,而是生物工程。在山东某万头猪场的智能管理系统里,通过实时监测粪便虫卵量调整驱虫计划,2025年药费支出同比减少41%,出栏时间却提前12天。这证明,精准防控才是现代养殖的核心竞争力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