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河北邢台的玉米地里,李建国捏着发霉的玉米粒直叹气。这位养了200头育肥猪的农户,去年因错买水分超标的能量饲料,导致猪群日均增重下降23%。这个案例揭开许多养殖户的困惑:属于能量饲料的原料是什么?如何科学选择才能既保营养又控成本?

问:为什么玉米被称为“能量之王”?
河南某万头猪场的对比数据最有说服力:
| 指标 | 玉米组 | 小麦组 | 高粱组 |
|---|---|---|---|
| 代谢能(MJ/kg) | 14.3 | 13.1 | 13.8 |
| 粗蛋白(%) | 8.7 | 12.1 | 9.4 |
| 成本(元/吨) | 2600 | 2750 | 2450 |
关键发现:玉米的淀粉含量达72%,特别适合育肥期猪群。但2025年山东某养殖场因过量使用(占比超65%),导致猪群出现维生素B缺乏症,证明合理配比才是关键。

问:米糠真的能替代部分玉米吗?
广西养殖户王德发的省钱妙招:
广东温氏集团的配方师透露,他们通过三类属于能量饲料的原料动态调整,实现成本最优:
反面教材:2025年河南暴雨期间,某猪场因单一依赖玉米,断供后被迫改用未熟化大豆,造成23头猪胀气死亡。

在江苏盐城的养殖合作社里,技术员正在调试新型原料混合机。这台机器能根据实时价格波动,自动调整属于能量饲料的原料配比,使每吨饲料成本降低35-80元。看着显示屏上跳动的原料行情数据,李建国终于露出笑容:“原来能量饲料选得好,比天天盯着兽药更管用。”那些在饲料塔里翻滚的谷物,正默默转化为栏舍中实实在在的养殖效益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