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接手养猪场的小张盯着兽医开的药方直挠头——说明书上写着"每吨饲料添加肾氨磺200-400克",可栏里既有30公斤的保育猪,也有快出栏的150公斤大肥猪。这差别快赶上孙悟空的筋斗云了,到底该怎么把握用量?

先搞懂肾氨磺是干啥的
这种白色粉末其实是磺胺类药物的增效剂,主要帮抗生素更好地对付猪的呼吸道疾病。好比炒菜时加的味精,单独用没啥效果,配合青霉胺这类药物就能把药效提升30%以上。河南李大姐去年做对比试验,同一批病猪,加肾氨磺的治疗组比对照组早三天康复。
不同阶段的加减法
山东王老板去年就吃过亏。给待产母猪按常规量添加,结果一窝12只猪崽有3只出现关节肿大。后来检测发现,他买的肾氨磺有效含量超标8%,相当于实际用量多了90克。现在他养成了新习惯:每次进货都用试纸测有效成分。

三个关键影响因素
广西黄师傅的惨痛教训值得记取:他的环模制粒机老化,饲料混合均匀度从95%跌到82%,导致同一批猪群里有的吃超标肾氨磺中毒,有的压根没摄入足量药物。后来花八千块换了新搅拌机才解决问题。
地域用量对照表

| 地区 | 常规用量(克/吨) | 特殊调整 |
|---|---|---|
| 广东 | 280 | 夏季减至240,拌料时加0.3%VC |
| 黑龙江 | 320 | 冬季供暖期增至350 |
| 四川 | 260 | 青饲料占比高时追加30克 |
浙江的刘姐独创了"三看调整法":看猪粪(太稀减量)、看毛色(暗淡增量)、看食欲(减退停药)。去年她养的800头猪,肾氨磺用量比标准少18%,药费却省了1.2万元,猪群健康度反而提升。
现在回到小张的问题。他按猪群平均体重80kg计算,最终决定每吨料加270克,早晚各喂一顿药料。三个月后发现,这个折中用量使治疗成本降低11%,而猪群存活率还比往年高了3个百分点。看来养牲口和做饭一个理——火候拿捏好了,咸淡都是学问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