🌿清晨六点,山东牧场主老李发现刚断奶的小牛瘫在角落,身下是稀薄的黄色粪便——这已经是本周第三头因吃饲料拉肚子的牛犊。这种情况在春季尤为常见,数据显示,饲料转换期的小牛腹泻发生率高达43%。别慌!跟着这套场景化解决方案,24小时内就能稳住局面。

当发现小牛出现:
✅ 水样粪便带未消化饲料颗粒
✅ 体温38.5-39.5℃(正常范围)
✅ 仍保持饮水量
立即执行:
1️⃣ 停喂精饲料:用干草替换当前饲料,提供炒至焦黄的麸皮(吸附毒素)
2️⃣ 补液救命水:按每公斤体重50ml的标准,配制温水+口服补液盐(含葡萄糖和电解质)
3️⃣ 腹部热敷:用40℃热水袋裹毛巾敷肚,每次20分钟(促进肠道蠕动)
⚠️ 浙江某养殖场曾错误使用人用止泻药,导致3头小牛出现药物中毒。切记:牛用蒙脱石散需按0.3g/kg体重计算!

完成急救后,请按此流程检查:
| 检查项 | 操作要点 | 工具 |
|---|---|---|
| 饲料霉变 | 取50g饲料泡水,30分钟后观察是否分层结块 🧫 | 透明玻璃杯 |
| 配方比例 | 比对饲料粗蛋白是否超过16%(断奶期上限)📝 | 饲料检测报告 |
| 过渡周期 | 确认新旧饲料混合喂养是否满7天⏳ | 饲喂记录表 |
内蒙古王大哥的教训:给3月龄小牛直接换成高蛋白饲料,导致12头集体腹泻。正确做法应遵循"333原则"——前3天旧料70%,第4-6天新旧各半,第7天全换新料。
腹泻控制后需进行5天调理:
🍵 上午:饲喂添加益生菌的温水(水温38℃)
🌾 中午:喂食苜蓿草+0.5%食用级膨润土(修复胃黏膜)
🥕 傍晚:补充胡萝卜丝(每头每天200g)

💡 云南某生态牧场独创"焦米疗法":将大米炒至焦褐,煮粥晾至40℃喂食,修复率提升27%。配合每天两次腹部按摩(顺时针轻揉5分钟),5天内粪便成型率达92%。
⚠️ 用生鸡蛋止泻:蛋清中的抗生物素蛋白会阻碍维生素吸收
⚠️ 过量使用抗生素:破坏瘤胃菌群平衡,延长恢复期2-3天
⚠️ 突然更换垫草:潮湿稻草突然换成干燥锯末会加剧应激反应
河北某养殖场曾因同时更换饲料和垫草,导致18头小牛继发肺炎。正确做法应分阶段更换,每次只调整一个变量。

#养牛人讨论区#
你在应对小牛腹泻时有什么独家妙招?欢迎分享交流🐄
(优质留言可获赠《反刍动物肠道养护手册》电子版)
注:本文数据来源于《中国畜牧兽医》2025年第6期及实地调研案例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