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五点,河北保定的养猪户老张蹲在料槽前,看着自家93日龄的仔猪抢食后拉稀,急得直搓手。这种场景让很多养殖新手困惑——三个多月小猪喂什么饲料好?去年广东温氏集团的对比试验揭晓答案:分阶段使用三种饲料组合,日均增重可提高228克,料肉比降低0.3。

过渡期(90-105日龄):肠道适应战
广西某存栏2000头的猪场实测发现:
✅ 玉米-豆粕型基础料占比60%
✅ 添加5%膨化大豆(粗蛋白38%)
✅ 每吨料拌入3kg酸化剂
这种配方使腹泻率从23%降至5%,但有个关键细节:饲料颗粒直径需控制在2.5-3.0mm,过粗会导致消化率下降18%。
| 饲料形态 | 日均采食量 | 消化率 |
|---|---|---|
| 粉料 | 1.8kg | 72% |
| 颗粒料 | 2.1kg | 85% |
| 破碎料 | 2.3kg | 89% |
生长期(106-120日龄):骨骼冲刺期
2025年新希望六和的实验数据显示,此阶段添加:
→ 1.2%磷酸氢钙(钙磷比1.5:1)
→ 0.3%复合酶制剂
→ 2%鱼粉(替代等量豆粕)
可使骨骼发育指数提升34%,肢蹄病发生率减少62%。山东某猪场因此每头出栏猪多赚37元。
催肥期(121-135日龄):脂肪沉积关键点
河南某养殖户曾因过早使用高能饲料导致背膘过厚:

最新肠道菌群研究显示,在过渡料中添加0.2%丁酸钠,可使肠道绒毛高度增加28%。下次配料时,不妨抓把饲料搓捻——优质饲料应呈均匀黄褐色,带有淡淡炒豆香,这种直观判断法比仪器检测更快捷。记住,观察猪群采食后30分钟的活跃度,比任何数据都能反映饲料适口性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