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养了三个月猪的老李最近很纳闷:为啥隔壁王叔家的猪场,小猪个个皮毛光亮长肉快,自家猪圈里的猪却总像没吃饱?直到兽医老张来查看,发现老李把断奶猪当肥猪喂,把怀孕母猪当肉猪养!今天就带新手朋友们扒开饲料袋,看看养猪不同阶段到底该怎么喂才科学。

前三天就像给婴儿喂初乳,母猪奶里的免疫球蛋白能让仔猪存活率提高40%。这时候千万别急着喂料,但得准备好教槽料——这玩意儿得做成膨化颗粒,颗粒大小控制在1.5毫米,就像婴儿米粉一样容易消化。
7天到断奶要玩"饥饿营销",每天往食槽撒把教槽料。记住这时候的饲料得含20%乳清粉,闻起来得有奶香味。有个诀窍:把饲料抹在母猪乳头上,小猪舔着舔着就学会吃料了。
| 初乳阶段 | 教槽阶段 | |
|---|---|---|
| 粗蛋白 | 母乳自带24% | 18%-20% |
| 颗粒大小 | 液态奶 | 1.5毫米膨化颗粒 |
| 饲喂方式 | 自由哺乳 | 每天4-5次少量投喂 |
断奶头三天最要命,这时候猪崽肠胃比玻璃还脆弱。得用过渡料,配方要加0.3%柠檬酸调节胃酸。饲料里必须掺10%熟化玉米,蒸熟的玉米能把淀粉糊化度提到85%,比生玉米好消化三倍。

有个省钱妙招:把保育料和煮熟的南瓜按7:3混着喂。去年河南老王家猪场这么搞,断奶腹泻率从30%降到5%。但要特别注意,这阶段饲料钙磷比必须控制在1.2:1,多了少了都会瘸腿。
60斤前得喂"青春版"饲料,粗蛋白16%打底,还得加0.5%赖氨酸。这时候猪长骨架比长肉重要,饲料里要掺5%苜蓿草粉补钙。有个细节:每天最后那顿加喂发酵饲料,能让料肉比从3.0降到2.8。
150斤后要换"经济型"配方,玉米比例提到65%,豆粕降到12%。这时候猪开始囤肥膘,饲料里加2%菜籽油,既能提供能量又不撑胃。但要注意霉变检测,去年河北有养殖户用了霉玉米,出栏时每头猪少赚200块。

怀孕前期饲料要"穷养",每天喂2.5斤就行。这时候母猪在长胎盘,饲料钙含量得控制在0.8%,多了会导致产道狭窄。有个绝招:每周喂三次胡萝卜,能提高产仔数2-3头。
哺乳期得敞开喂,粗蛋白提到17%以上。这时候的饲料要加5%鱼粉,闻起来带腥味能刺激食欲。记得把饲喂时间调到凌晨4点和晚上8点,配合母猪泌乳高峰。
新手常被"高蛋白"标签忽悠,其实关键看这两点:

教大家个土办法检验饲料质量:抓把饲料泡水里,10分钟后水变浑浊的肯定掺假。好饲料泡水后只会轻微发白,这是正常淀粉析出。
小编观点
2025年养猪业有个新趋势——智能饲喂器开始普及。这种设备能根据猪的体重自动调节投喂量,比人工喂养省料15%。但新手别急着跟风,先把基础饲料配比搞明白了再上高科技。记住,再好的设备也比不过用心观察——每天早晚各花10分钟看猪吃饭,比啥高科技检测都管用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