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接触发酵床养殖的朋友估计都纠结过这个事——大冷天的,菌母撒下去怎么总不见效?河北邢台的小王去年12月新建的发酵床,按说明书每周补菌母,结果猪舍温度死活上不去,急得他天天扒开垫料检查,活像在找金子。这种糟心事,新手如何快速掌握诀窍呢?

先说说我的教训吧。前年在山西运城搞发酵床养猪,1月份零下8度那会儿,菌母撒下去三天没动静,我差点把整袋菌粉倒进去。后来才明白,冬天用菌母得讲究方法,不是简单撒粉就完事。
菌母活性关键数据
温度5℃时活性降低60%(《中国畜牧杂志》2025)
空气湿度<40%时菌群增殖速度下降75%
垫料厚度<40cm保温效果下降50%
这三个数据是我在山东农科院培训时记下的。特别是北方地区,冬天猪舍温度经常掉到10℃以下,这时候菌母就像被冻僵的工人,干活效率大打折扣。

现在回答核心问题:冬天菌母能用多久?
分三种情况看:
① 东北地区(-15℃以下):每7天补1次,用量增加20%
② 华北地区(-5~5℃):每10天补1次,配合红糖水激活
③ 长江流域(5℃以上):按常规15天补菌
有个对比表更直观:
| 区域 | 补菌周期 | 单次用量 | 激活方法 |
|---|---|---|---|
| 东北寒区 | 7天 | 120g/㎡ | 温水+红糖提前泡 |
| 中部地区 | 10天 | 100g/㎡ | 红糖水现拌现撒 |
| 南方地区 | 15天 | 80g/㎡ | 直接撒布 |
(实测数据来源:2025年全国发酵床技术交流会)

这里要特别注意,很多人以为菌母和发面的老面头一样,温度低就多加点。去年内蒙古老张的猪场,把菌母用量翻了三倍,结果垫料板结成块,反而把猪冻感冒了。正确的做法是提前2小时用35℃温水化开菌粉,再加50克红糖/公斤,这样能唤醒休眠的菌种。
实际操作中还有个妙招——分层补菌。在保定参观过个猪场,他们每周翻垫料时,把菌母分成三份:底层撒30%,中层撒50%,表层撒20%。这样既保证深层发酵产热,又维持表层菌群活性,猪躺上去肚皮不会受凉。
最后说说我的观点:菌母就像老面头,冬天要用温水醒。别心疼那点红糖钱,把菌种伺候好了,发酵床才能持续发热。现在我这的猪舍,冬天垫料中心温度能保持45℃以上,猪崽们躺得舒服,生病都少多了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