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母猪拉稀就手忙脚乱?新手养猪最怕遇到这种情况。最近有养殖户反映,刚买回来的母猪吃完饲料就拉肚子,体重直线下降,三个月损失了上万块。母猪腹泻到底该喂多少饲料?这问题看似简单,里面藏着大学问。

母猪拉稀就像人闹肚子,这时候肠胃特别脆弱。如果还按正常量喂食,就好比让感冒的人吃火锅——只会加重病情。根据多地养殖场的跟踪记录,70%的产后腹泻都跟饲料管理不当有关。
有个真实案例:河南老张的母猪产后拉稀,他怕猪饿着照常喂6斤饲料,结果三天后母猪直接瘫在地上。后来兽医检查发现,过量进食导致肠道负担过重,反而加重了脱水症状。

这里要分三种情况处理:
轻度腹泻(每天3次以内稀便):
中度腹泻(水样便但能站立):

重度腹泻(躺卧不起):
注意:妊娠后期母猪要特殊对待。比如怀孕95天后的,即使腹泻也要保证每天最低1.8公斤哺乳料,否则会影响胎儿发育。
① 营养要精准
拉稀期间建议改用易消化的配方:

② 喂养有讲究
每天分4-5次投喂,比平时多喂2顿。有个小窍门:把饲料调成稠粥状(料水比1:3),既能补水又避免暴饮暴食。记得每次喂完要把食槽清理干净——发霉变质的残渣是隐形杀手。
③ 过渡期要耐心
症状消失后别急着加量。前三天每天增加0.3-0.5斤,比如第1天2斤,第2天2.5斤,第3天3斤。有个养殖场做过对比试验:科学过渡的母猪复发率只有8%,而直接恢复常规喂养的复发率高达37%。
突然换饲料
有个新手把哺乳料直接换成仔猪料,结果引发二次腹泻。正确做法是5-7天逐步过渡,每天替换20%。

忽视水温
冬天喂冷饲料相当于让母猪喝冰水,会刺激肠道痉挛。建议用35℃温水拌料,特别是产房温度低于20℃时。
过量使用抗生素
河北某猪场在饲料里加了三倍量的土霉素,结果母猪便秘和腹泻交替发作。其实轻度腹泻用益生菌调理更安全。
根据我的经验,做好这三件事能让腹泻发生率降低60%:

定期检测饲料
买个简易水分检测仪,控制饲料含水量在13%以下。去年帮朋友检测过一批看似完好的玉米,结果霉菌毒素超标3倍。
做好免疫程序
重点疫苗别马虎:产前40天打大肠杆菌苗,冬季补打胃流轮三联苗。坚持做疫苗的猪场,病毒性腹泻发病率能控制在5%以内。
环境管理
产房安装温湿度计,地面铺10厘米厚的干稻草。有个细节要注意:很多猪场忽略料槽卫生,其实每天用0.1%高锰酸钾擦洗能杀灭80%的致病菌。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养猪是精细活,特别是遇到母猪拉稀,不能光盯着喂多少饲料。就像医生看病要望闻问切,咱们也得观察粪便状态、测量体温、检查饮水质量。记住一个原则:肠胃生病时要"吃少点、吃好点、吃软点",配合科学护理,才能让母猪快速恢复健康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