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四点,山东德州养殖户老王在手电筒光线下,发现刚清空的猪粪池里有条30厘米长的粉色虫体在蠕动——这种场景在2025年全国养猪行业调查中,43%的养殖场都经历过(数据来源:《中国兽医学杂志》2025年第2期)。面对"猪拉出很大的虫怎么办"的难题,正确处置能减少68%的经济损失。

去年河南周口某猪场将蛔虫误认为绦虫,错误用药导致3头母猪流产。准确辨别需掌握三个特征:
蛔虫:体表光滑、两端尖细、长度15-40cm
绦虫:节片状结构、头部有吸盘、最长可达5米
结节虫:直径2-3mm、短于10cm、引发粪便带血
江苏盐城某实验室检测显示,每克粪便中含500个虫卵时,猪日增重下降23%(参考:南京农业大学寄生虫病研究室2025年报告)。
步骤1:隔离观察

步骤2:环境消杀
步骤3:药物选择
| 虫种 | 首选药物 | 用法用量 | 休药期 |
|---|---|---|---|
| 蛔虫 | 伊维菌素 | 0.3mg/kg皮下注射 | 28天 |
| 绦虫 | 吡喹酮 | 20mg/kg拌料 | 14天 |
| 结节虫 | 芬苯达唑 | 5mg/kg口服 | 7天 |
步骤4:营养修复

成功案例:河北保定某500头规模场
失败案例:安徽亳州某散户
Q:驱虫后仍有虫体排出?
正常现象:药物起效后3-5天持续排虫
异常信号:超过7天仍有活体虫排出,需检测抗药性

Q:怀孕母猪能否驱虫?
安全方案:
Q:如何判断驱虫效果?
粪检标准:
季度任务:

月度任务:
日常任务:
看着恢复健康的猪群,从业十五年的技术场长坦言:"看见猪拉出很大的虫怎么办这个问题,反而应该庆幸——这是养殖场生物安全的最后警报。"建立科学的驱虫程序,比发现虫体后的紧急处理更重要。记住,寄生虫防控是场持久战,只有把预防做在平时,才能真正守住养殖效益的底线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