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深秋,河北某养殖户的30头育肥猪突发水样腹泻,他误信"驱虫能止泻"的偏方,结果3天内死亡11头。这个惨痛案例揭示关键认知:猪拉稀为什么不能驱虫的核心在于驱虫药会加剧肠道损伤,正确处置应先修复肠道再考虑寄生虫问题。

腹泻状态下,猪肠黏膜通透性增加5-8倍。此时使用伊维菌素等驱虫药,其毒性成分更易渗入血液。吉林农大研究显示,腹泻猪使用常规剂量驱虫药,肝脏损伤率从12%飙升至67%。2025年河南某猪场对比试验证实,腹泻期间驱虫组死亡率达36%,而未驱虫组仅8%。
| 处置方式 | 死亡率 | 康复时间 | 药费成本 |
|---|---|---|---|
| 立即驱虫 | 32% | 9天 | 18元/头 |
| 先止泻后驱虫 | 5% | 5天 | 9元/头 |
健康猪的驱虫药代谢率约75%,而腹泻猪因肝肠循环紊乱,代谢率骤降至28%。这导致药物蓄积引发中毒,表现为:
腹泻导致肠道sIgA分泌量减少82%,此时驱虫会进一步抑制淋巴细胞活性。山东某生物公司检测发现,腹泻驱虫猪的CD4+T细胞数量比正常组低63%,这使得继发感染风险增加4倍以上。

正确处置三步走
河北邯郸某万头猪场的实践证实,采用此方案可使:
切记:发现猪群腹泻时,先检测粪便PH值(正常6.8-7.4)。当PH<6.2时,说明肠道酸化严重,此时任何驱虫行为都等同于投毒。那些在腹泻期间坚持驱虫的养殖户,最终往往要面对药费翻倍、死淘率激增的双重损失。记住,治病如救火,顺序错了就是火上浇油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