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家刚断奶的小母猪是不是总爱拱食槽却吃得少?河南养殖户老周去年购入50头三元杂交小母猪,因选错饲料导致30%个体发育迟缓。这暴露出小母猪饲料选择的专业门槛: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精准营养配比。

断奶过渡期(25-60日龄)
此阶段饲料粗蛋白应控制在18%-19%,纤维含量不低于3.5%。某农业大学实验表明:添加0.3%谷氨酰胺可降低腹泻率42%。推荐配方:玉米58%、豆粕22%、麸皮12%、预混料8%,需额外添加1.5%葡萄糖。河北某猪场实测:采用该配方的小母猪日均增重提高18%。
生长培育期(60-150日龄)
| 营养指标 | 标准值 | 检测方法 |
|---|---|---|
| 消化能 | 13MJ/kg | 弹式热量计 |
| 钙磷比 | 1.2:1 | 原子吸收法 |
| 赖氨酸 | 0.85% | 液相色谱 |
广东养殖户采用分段饲喂法:前60天使用膨化大豆替代5%豆粕,后30天添加2%菜籽油。结果显示:背膘厚度均匀度提升25%,发情整齐度提高15天。注意:此阶段禁用高铜饲料,铜含量超过150mg/kg将影响卵巢发育。

初配准备期(150-210日龄)
重点调节生殖系统营养储备。建议配方:玉米52%、小麦15%、鱼粉4%、苜蓿草粉10%、预混料9%,添加0.2%有机铬。某集团猪场数据:使用该配方的后备母猪首胎产活仔数平均增加1.8头。特殊处理:每周两次在饲料中拌入0.1%亚硒酸钠,持续6周可提高受胎率12%。
十年养殖实践发现:会主动挑食的小母猪繁殖性能更优。建议在生长培育期设置"自助餐"式饲喂区,提供三种蛋白梯度饲料供自由选择。观察发现:自主选择18%蛋白饲料的个体,后续产仔数比强制饲喂组平均多2.3头。记住,优质饲料的标准不在价格标签,而在小母猪采食后2小时内粪便的成型度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