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江西李婶家刚出生的20窝小猪崽,半个月内拉白痢死了18只,直接损失2万多块。这就是小猪为什么会拉白痢这个问题的残酷现实——新手养殖户往往要交够"学费"才明白,那些黏糊糊的白色稀便里,藏着多少要命的门道。

1. 细菌界的"白无常"
大肠杆菌这个坏东西,最喜欢在10-30天大的小猪肠道里开派对。特别是气温骤变的季节,它们的繁殖速度比猪仔长膘还快。去年河南张叔的教训太惨了:连续阴雨天没及时清粪,3天就倒下一窝猪崽,解剖发现肠子都变成半透明的"塑料袋"。
2. 母猪的"毒奶水"
有些新手不知道,母猪生病时产的奶能要猪崽的命:
山东王哥去年就栽在这上头,给母猪喂了发霉玉米,结果整窝小猪拉白痢,治好了也成了僵猪。

3. 要命的"新手三件套"
八成养殖户都踩过这些坑:
| 错误操作 | 后果 | 数据支撑 |
|---|---|---|
| 保温灯挂太高 | 温差>5℃ | 腹泻率升40% |
| 三天清一次粪 | 氨气>25ppm | 发病率翻倍 |
| 随意换饲料 | 肠道菌群失衡 | 治疗费增3成 |
Q:怎么区分普通拉稀和白痢?
看三个信号:
Q:打疫苗能一劳永逸吗?
疫苗不是万能钥匙:

Q:土办法管不管用?
这些民间智慧值得试试:
传统模式
科学方案

浙江某猪场实测数据:
| 项目 | 改造前 | 改造后 |
|---|---|---|
| 白痢发病率 | 42% | 6% |
| 日均增重 | 280g | 380g |
| 药费开支 | 0.8元/头/天 | 0.2元/头/天 |
养了十年猪的老周说,看猪粪就能预知健康——理想粪便应该像挤出的牙膏,落地成堆不散开。记住,预防白痢不是砸钱买药,而是要把猪当孩子养:
下次看见小猪拉白痢,别急着打针,先摸摸保温板是不是凉了,闻闻猪舍有没有酸臭味。有时候,换个25瓦的灯泡比用100块的药都管用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