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的猪舍里,老王举着手电筒蹲在食槽前发愁:刚断奶的小猪吃几口饲料就拉稀,隔壁栏的中猪却长得七零八落。今天咱们用养猪人最头疼的三大难题,揭开中猪料与小猪料的配方秘密。

刚断奶的小猪就像婴儿断母乳,肠道菌群需要重建。此时用错饲料,轻则掉膘,重则整栏腹泻。小猪料里藏着三个救命配方:
对比断奶前后的营养需求:
| 指标 | 哺乳期(0-30天) | 断奶期(30-60天) |
|---|---|---|
| 粗蛋白 | 20% | 18%↓ |
| 赖氨酸 | 1.42% | 1.22%↓ |
| 钙磷比 | 1.5:1 | 2:1↑ |
| 纤维含量 | 3% | 5%↑ |
中猪阶段(60-100公斤)最怕骨架发育不良,此时饲料要像建筑师般精准:

看看山东养殖场的实战方案:
中猪料配方: 玉米62% → 提供持续能量 豆粕20% → 平衡氨基酸 麸皮15% → 调节肠道蠕动 预混料3% → 含植酸酶+益生菌 这套配方让日增重从680g提升到820g,料肉比从3.2降到2.8。
小猪料每吨贵800元,但盲目延长使用反而亏钱。记住三个转换信号:

河北养殖户的血泪教训:
小猪料用到70公斤 → 日均成本增加4.3元/头 换中猪料太晚 → 出栏推迟15天 综合损失 → 每头少赚218元 抓准三个关键差异点,少走三年弯路:
| 项目 | 小猪料 | 中猪料 |
|---|---|---|
| 颗粒大小 | 2.0mm微型颗粒 | 3.5mm标准颗粒 |
| 加工工艺 | 二次膨化+超微粉碎 | 单次膨化+普通粉碎 |
| 核心成分 | 血浆蛋白粉+乳糖 | 菜籽粕+棉籽粕 |
| 添加剂 | 酸化剂+免疫球蛋白 | 酶制剂+微生态 |
| 饲喂方式 | 每日6次湿拌料 | 每日4次干料 |
二十年经验之谈
见过太多养殖户栽在饲料转换期,记住三条铁律:小猪料是"特护病房",中猪料是"健身餐";宁可提前3天换料,绝不拖延1小时;定期检测猪群背膘厚,每增加1mm及时调整配方。用好这两把饲料钥匙,才能真正打开猪场盈利的大门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