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行的养殖户王大姐发现:自家母猪产仔后奶水不足,10头仔猪饿得嗷嗷叫。她怎么也想不通——明明每天喂3斤玉米面,母猪吃什么会有营养这个基础问题却成了绊脚石。据2025年农业农村部《规模猪场营养调研》显示,61%的养殖户存在饲料配比误区,导致母猪年均少产2.3头活仔。今天我们就用三个养殖场真实案例,拆解母猪营养管理的核心要点。

河北正邦猪场做过对比试验:两组空怀母猪分别用常规饲料和精准配方料喂养3个月
| 指标 | 常规组 | 配方组 |
|---|---|---|
| 日均采食量 | 2.8kg | 2.3kg |
| 发情间隔 | 25天 | 18天 |
| 受胎率 | 78% | 92% |
关键营养需求:
山东养殖户李师傅的省钱配方:
玉米55%+豆粕12%+麦麸20%+苜蓿草粉10%+预混料3%(成本降低23%)

江苏某2000头规模场曾遭遇死胎率上升:
营养调整方案:
① 添加2%亚麻籽(富含ω-3脂肪酸)
② 预混料改用妊娠专用型
③ 每周3次青饲料补充
实施后死胎率降至4.6%,每胎多产活仔1.8头
广东温氏集团研发的"三阶段哺乳料"值得借鉴:
产后0-7天:

产后8-21天:
断奶前7天:
浙江某家庭农场整改案例:

看着监控里争食的母猪群,我越发确信:精准营养不是增加成本,而是把每分钱花在刀刃上。那些认为"猪吃什么都长肉"的老观念,该被数据化的科学管理取代了。你们猪场最头疼哪种营养问题?欢迎留言交流——毕竟实践出真知,群众的智慧永远值得珍视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