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四点,河北廊坊某养殖场的王老板蹲在猪舍门口抽烟——上个月因驱虫药过量导致18头母猪流产,直接损失超6万元。2025年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显示,科学驱虫可使育肥猪日增重提高15%,但操作不当引发的损失高达行业总产值的3%。本文将用实战经验拆解驱虫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
复方制剂是王道:单用伊维菌素对蛔虫幼虫效果差,与阿苯达唑1:2复配能覆盖线虫、绦虫等8类寄生虫。某万头猪场改用复方药后,寄生虫复发率从35%降至8%。
禁忌清单要牢记:
| 猪群类型 | 最佳驱虫时间 | 用药周期 |
|---|---|---|
| 保育猪 | 45日龄+60日龄双次驱 | 间隔14天 |
| 育肥猪 | 100斤+出栏前30天 | 7天疗程 |
| 母猪 | 配种前15天+产前30天 | 孕中期禁驱 |
| 种公猪 | 3月+9月季节驱虫 | 每年2次 |
| 江苏某猪场在保育猪60日龄追加驱虫,饲料转化率提升19%。切记:疫苗接种前后7天应暂停驱虫。 |
误区1:见虫才驱
寄生虫卵肉眼不可见,等看到成虫时损失已形成。建议建立季度驱虫制度,某监测系统显示定期驱虫猪场年收益高13%。
误区2:环境忽视
虫卵在粪便存活30天,驱虫后需用5%石灰水消毒地面+食槽。河北某场因未及时清粪,导致3个月后复发。
误区3:剂量随意
精确计算每头猪体重,200斤育肥猪阿苯达唑用量为15mg/kg。电子秤校准误差需<0.5%,手工拌料误差常达±20%。

应急方案:出现呕吐立即停料,灌服绿豆汤(六成熟最佳),重症注射0.1%肾上腺素0.1ml/kg。
效果验证:
在湖南浏阳见过最硬核的操作:给驱虫药加装RFID芯片,拌料机自动识别并记录每头猪的摄入量。这套系统让该场的驱虫精准度达到99.7%,年节省药费4.2万元。更绝的是他们的驱虫日历——把不同猪群的驱虫时间做成可视化图表,贴在每个猪舍入口。
突然想到个细节:很多养殖户驱虫后直接冲水,其实这会稀释药物浓度。见过更聪明的做法——驱虫日改用湿拌料,水温控制在35℃促进药物溶解。下次拌药时,不妨在每吨饲料里加5公斤葡萄糖,既能掩盖苦味,又能补充能量,猪抢着吃光光。记住,驱虫不是打歼灭战,而是建立立体防控体系。

#互动话题#
你在驱虫时遇到过哪些意外状况?
哪种驱虫方法效果最让你惊喜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