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2日清晨,河北邢台饲料厂老板老张盯着手机屏幕直冒冷汗——豆粕现货价格单日跳涨180元/吨。这个月第三次调价,让他的预混料生产成本增加11%。国内豆粕迎来阶段反弹已成事实,中小养殖场该如何破局?

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5年6月国内豆粕均价同比上涨23.7%(数据来源: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)。导致本轮反弹的核心因素包括:
山东滨州的养殖户刘建军算过细账:按当前4280元/吨的豆粕价,每头育肥猪饲料成本增加26元。这对于存栏800头的猪场来说,意味着每月多支出2.08万元。
在湖南岳阳,某万头猪场试验的玉米-菜粕型日粮值得参考:

| 原料配比 | 成本对比 | 料肉比变化 | 适用阶段 |
|---|---|---|---|
| 豆粕18% | 基准价 | 2.8:1 | 保育期 |
| 菜粕12%+DDGS | -7.3% | 2.9:1 | 育肥后期 |
| 棉粕10%+酶制剂 | -5.6% | 3.0:1 | 妊娠母猪 |
注意:替代方案需补充0.15%赖氨酸,否则会导致生长速度下降。河南某猪场未添加氨基酸直接替换豆粕,结果日均增重减少120克。
广东饲料经销商陈志强分享了他的"三三制"采购法:
江苏盐城养殖户采用该策略后,在国内豆粕迎来阶段反弹期间,成功将采购成本控制在均价4120元/吨,较市场价低3.7%。

Q:豆粕究竟是什么?
A:大豆提取油脂后的副产品,粗蛋白含量43%-46%,是畜禽饲料主要蛋白源
Q:价格反弹会持续多久?
A:据USDA预测,2025/24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将回升至24.3%,预计9月新豆上市后价格承压
Q:中小散户如何应对?
A:立即采取三项措施:

站在广西贵港的养殖场里,看着自动喂料系统精准投喂的饲料,场主黄文辉深有感触:"国内豆粕迎来阶段反弹既是挑战也是机遇,倒逼我们改进饲喂技术。"他算过一笔账:通过精准营养调控,每吨饲料减少3%豆粕用量,年节省成本超15万元。这或许预示着,中国养殖业正在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管理的转折点迈进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