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老张的养猪场明明用了200吨豆粕,年底算账却发现有30吨根本喂了个寂寞!现在豆粕价格三天两头跳涨,咱们这些搞养殖的难道只能当冤大头?你猜怎么着?其实找准豆粕用量比例,省下的钱都能再盖排猪舍!

▌新手最容易踩的坑
前两天我去参观了个现代化养鸡场,人家用豆粕比咱家炒菜放盐还精准。场长老王给我看了组数据:肉鸡生长前期豆粕占22%、中期降到18%、后期只要15%,这样养出来的鸡每羽能省1.3元饲料钱。反观咱们很多新手,从头到尾都用20%的比例,这不是明摆着撒钱玩嘛?
重点来了
生猪育肥阶段豆粕用量从18%逐步降到12%,每头猪能多赚80块。但要是突然降比例,猪立马给你尥蹶子——这事儿得慢慢来,每周下调0.5%最稳妥。
| 养殖类型 | 生长阶段 | 建议豆粕比例 | 可替代方案 |
|---|---|---|---|
| 生猪 | 保育期 | 18%-20% | 发酵豆渣 |
| 蛋鸡 | 产蛋期 | 16%-18% | 棉粕+酶制剂 |
| 肉牛 | 育肥期 | 8%-10% | DDGS饲料 |
(数据来源:2025年全国畜禽饲料应用白皮书)

▌算笔明白账
拿存栏1000头的养猪场来说,要是能把豆粕用量从20%压到16%,再掺6%的菜粕和3%的玉米蛋白粉,全年能少用48吨豆粕。按现在每吨4200块算,直接省下20万!不过得注意菜粕不能超量,里头含的芥酸(jiè suān)超标了会影响猪的甲状腺。
▌季节调整有门道
夏天饲料里豆粕比例得下调2%,冬天反而要上调1.5%。去年河北老李的养鸡场就是吃了这个亏,三伏天还按标准量喂豆粕,结果鸡群集体闹腹泻,光药费就多花了三万八。
说实话,这里有个坑得提醒大家:别信那些说能用杂粕完全替代豆粕的鬼话。山东某大型养殖场试过用花生粕替代30%豆粕,结果猪的日增重直接掉了15%。后来加了0.1%的复合酶制剂才救回来,这添加剂成本可比省下的豆粕钱还贵!

最近听说南方有养殖场搞出新花样,用微生物发酵过的豆粕,能把利用率从68%提到92%。不过我去实地看过,他们那个发酵车间光是设备投入就要二十多万,小散户还真玩不起。要我说啊,咱们普通养殖户先把基础比例搞准,再慢慢升级技术更实在。
对了,饲料厂老刘跟我说了个行业内幕:现在豆粕包装上标的蛋白含量,十个里头有三个虚标。他教我个土办法——抓把豆粕泡水里,要是半小时后还能捏出硬芯的,绝对是掺了稻壳粉的次等货。这招上个月让我躲过批问题饲料,少说省了五千块冤枉钱。
今年开春玉米豆粕价格倒挂得邪乎,好些人开始打替代料的主意。不过据我观察,现在用DDGS饲料替代15%豆粕的最多,既不会影响生长速度,每吨还能省600块成本。但要记得买带质检报告的,去年就有人贪便宜买了霉变的DDGS,整栏猪都得了黄曲霉中毒。

前两天跟省农科院的专家吃饭,他透露了个新趋势:明年可能要推广低豆粕日粮标准,生猪饲料的豆粕占比会压到14%以下。照这个算法,现在开始调整配方的养殖场,明年每头猪能多赚30-50块。不过具体怎么调还得看猪的品种,像杜洛克这类瘦肉型猪,蛋白需求可比土杂猪高多了。
突然想起来个事,上个月帮亲戚的鹅场调饲料比例。原本他们用12%的豆粕喂种鹅,后来我给降到9%加了点羽毛粉,结果产蛋率反升了5%。这事儿说明啥?找准替代料比硬抠豆粕比例更重要,有时候省钱的突破口根本不在主料上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