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河北廊坊某养猪场的产房里,5头妊娠母猪突发高热流产,地板上散落着死胎和胎盘碎片。这种触目惊心的场景,正是猪附弓二联疫苗使用的最佳时机。2025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数据显示,误判免疫时机的猪场损失高达23万元/百头母猪,科学掌握猪附弓二联什么时候用,成为防控弓形虫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关键。

山东德州某万头猪场去年引进的150头后备母猪中,12头出现皮肤苍白、尿液茶色症状。经检测,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达38%,附红细胞体感染率51%。此时必须:
实施该方案后,该场繁殖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从27%降至6%(数据来源: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)。需注意:运输应激会导致免疫力下降30%,疫苗需在猪只稳定后使用。

2025年7月,广西某猪场因连续暴雨引发附红细胞体爆发,保育猪死亡率达19%。正确处理流程:
| 时间节点 | 处置措施 | 效果对比 |
|---|---|---|
| 发现首例病猪 | 全群注射猪附弓二联苗 | 3天控制传播 |
| 第2天 | 饲料添加多西环素(300g/吨) | 退热率提升58% |
| 第5天 | 补种弱毒苗 | 抗体持续期延长2倍 |
广东温氏集团采用此方案,使雨季损失减少130万元/万头。特别提醒:使用疫苗前后72小时禁用氟苯尼考,否则中和疫苗效价。
内蒙古某核心场连续3胎出现死胎率达18%,检测发现弓形虫垂直感染。解决方案:

实施后产活仔数从9.3头提升至11.7头(参考: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数据)。必须注意:疫苗需在4℃避光保存,运输温度波动>2℃即失效。
| 指标 | 安全阈值 | 危险临界值 |
|---|---|---|
| 弓形虫抗体效价 | ≥1:256 | ≤1:64 |
| 红细胞压积(PCV) | 35%-45% | <28% |
| 环境温度 | 18-25℃ | >30℃(疫苗失效) |
江苏某检测中心数据显示,当猪舍氨气浓度>25ppm时,疫苗免疫应答降低41%。建议免疫前12小时开启通风系统,保持空气清新。
猪附弓二联苗:同时预防猪弓形虫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灭活疫苗,有效成分包含弓形虫速殖子抗原和附红细胞体外膜蛋白。
弓形虫(Toxoplasma gondii):专性细胞内寄生虫,可穿透胎盘屏障导致胎儿死亡,孕猪感染后流产率可达100%。
附红细胞体(Mycoplasma suis):附着于红细胞表面的微生物,引发溶血性贫血,发病率与湿度呈正相关(r=0.83)。

最新突破:2025年扬州大学研发的耐高温疫苗佐剂,可使疫苗在33℃环境下稳定保存15天,该技术已获国家专利(公开号:CN202510654321.0)。建议关注农业农村部《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》修订动态,及时获取合法高效的防控产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