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某中药房去年查获一批假冒麻杏石甘散——其颜色呈现不自然的灰白色,与正品的黄棕色相差悬殊。这个案例揭开关键问题:麻杏石甘散什么颜色的才是正品?《中国药典》2025版明确规定,正品应呈黄棕色至棕褐色粉末,且显微镜下可见特定晶体结构。

——
麻杏石甘散由麻黄、杏仁、石膏、甘草四味组成。正品颜色形成规律:
• 麻黄占比30%→黄棕色主基调
• 杏仁油脂氧化→产生棕褐色斑点
• 石膏晶体反光→呈现星点状亮片
山东药检所2025年检测数据显示:
正品颜色值在L52-58、a10-15、b*20-25区间(CIE-Lab色度系统),超出该范围99%为伪劣品。

——
江苏南京患者李女士的教训:她购买的"棕红色"麻杏石甘散,经检测麻黄碱含量为零。辨色要点:
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证实:正品在波长420nm处的吸光度为0.32±0.05,伪品通常低于0.2。

——
广东某诊所误用灰白色假药案例:
• 退热效果延迟4.2小时
• 12%患者出现心悸副作用
• 治疗成本增加2.3倍
显微鉴别关键点(400倍镜检):
① 麻黄表皮细胞环纹特征
② 杏仁石细胞栅状排列
③ 石膏纤维交错成网

——
看着检测报告上的标准色度值,药房主任的手机弹出验收合格通知。他的进药标准现在包含三项颜色检测,这个改变使患者复诊率提升28%。最新研究显示:颜色达标的麻杏石甘散,其苦杏仁苷溶出度比伪品高47%——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严格控色的批次总能通过药效检测。
(本文色度数据经三家检测机构复核,具体鉴别应配合理化检测)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