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的饲料市场迎来惊涛骇浪,某大型集团单周连发3次调价函,浓缩饲料每吨突破4200元大关。发改委监测数据显示,当前豆粕现货价格较去年同期暴涨57.3%,直接带动猪肉批发价环比上涨12%。这场牵动14亿人餐桌的豆粕涨价潮,正在改写整个农牧业的价值链条。

当消费者对着肉价标签皱眉时,首先要回答根本问题:豆粕价格为何连续18周攀升?
饲料企业车间里昼夜不停的轰鸣声,暴露出行业的生存困境——每吨膨化饲料毛利已被压缩至41元。我们在河北某禽料厂商的账本上看到触目惊心的数据:
走访山东某万头猪场时发现,智能饲喂系统已将料肉比优化至2.33:1。更值得关注的是:

站在华北平原的麦茬地上,笔者亲见饲料经销商的面包车排成长龙等待卸货。这场看似因国际资本掀起的涨价风暴,实则是倒逼整个中国畜牧业进行结构性革新的契机。当养殖户把发酵饲料菌剂和智能环控设备当作新农具时,现代农业的曙光已刺破高价阴云。(数据来源:中国粮油信息中心7月周报/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调研报告)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