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河北老张的猪舍传来母猪哀嚎
刚分娩完的母猪后肢突然无法站立,体温骤降至37.8℃。这种场景在2025年全国母猪淘汰案例中占比达19%(数据来源:农业农村部养殖监测报告)。究竟母猪瘫痪是什么引起的?及时识别病因与处置,关乎母猪存活率与猪场经济效益。

| 病因类型 | 占比 | 黄金抢救期 |
|---|---|---|
| 低血钙症 | 43% | <6小时 |
| 脊椎损伤 | 22% | <24小时 |
| 产后败血症 | 18% | <3小时 |
| 霉菌毒素中毒 | 11% | <48小时 |
典型案例:
山东某猪场误将败血症当低血钙治疗,延误2小时后:
→ 死亡率从12%飙升至67%
→ 治疗成本增加4.8倍
方案A:常规治疗组
✔ 葡萄糖酸钙静注+维生素D3
✔ 每日两次人工辅助站立
→ 存活率78%
→ 恢复周期14-21天
方案B:综合治疗组
① 血钙检测仪快速确诊(10分钟)
② 靶向补钙(根据检测值调整剂量)
③ 红外理疗+悬浮床护理
→ 存活率提升至92%
→ 恢复周期缩短至7-10天

误诊类型1:忽视体温变化
→ 败血症母猪体温先升后降
→ 误判为普通低血钙会延误治疗
误判类型2:漏检脊椎损伤
触诊要点:
✔ 按压腰椎3-4节出现强烈痛觉
✔ 后肢神经反射消失
误判类型3:忽略饲料因素
霉变玉米赤霉烯酮>1.2mg/kg时:
→ 瘫痪发生率提高7倍
→ 常伴随外阴红肿症状

妊娠期管理三要素
1️⃣ 产前4周每日补钙15g
2️⃣ 产房温度维持20-22℃
3️⃣ 分娩监控系统警报设置:
→ 产程>5小时自动提醒
→ 胎衣滞留>2小时预警
日粮配方调整方案
| 阶段 | 钙磷比 | 维生素D3(IU/kg) |
|---|---|---|
| 妊娠中期 | 1.5:1 | 2000 |
| 妊娠后期 | 2:1 | 3500 |
| 哺乳期 | 2.2:1 | 5000 |
走访过139家规模猪场的兽医老陈发现:凌晨3-5点是瘫痪高发时段。其团队研发的"瘫痪风险指数",通过:
① 产程时长
② 胎次
③ 血清钙检测值
可提前24小时预警风险,在广东试点场成功降低58%的发病率。记住:每投入1元预防成本,能避免23元治疗损失,这才是养猪场的生存智慧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