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全球金融危机时,江苏一家名为双良集团的企业逆势完成品牌升级,将核心子公司更名为博阳双良。这个决定让当年营收增长23%,揭开双良为什么叫博阳双良的商业智慧——名字里藏着三条发展路线图。

1982年创立的江阴溴化锂制冷机厂,在1995年更名为双良集团时,年产值刚突破1亿元。更名背后是创始人的深谋远虑:
✔️ "双"代表制冷制热双效技术
✔️ "良"寓意精益制造理念
✔️ 去掉地域标签方便全国布局
2025年上市招股书显示,更名后三年内:
→ 国内市场占有率从17%升至34%
→ 海外订单量增长5.6倍
→ 研发投入占比从3.2%提升至6.8%
2025年收购德国博阳集团(Boyer Group)成为转折点。这家拥有83年历史的暖通企业,给双良带来:

收购次年,博阳双良的海外营收占比从12%飙升至39%。德国《工业周刊》评价这次并购:"中国制造用资本换时间的经典案例"。
2025年进军光伏产业时,集团内部曾为是否启用新品牌争论。最终决策层拍板:
→ 保留"双良"传承制造业基因
→ 新增"博阳"突显新能源属性
→ 形成传统+新兴业务的双品牌矩阵
战略实施效果显著:

| 指标 | 2025年 | 2025年 | 增长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光伏组件销量 | 0GW | 8.7GW | - |
| 储能系统订单 | 0.2亿 | 34亿 | 16900% |
| 欧洲市场占比 | 3% | 19% | 533% |
看着产业园里并排悬挂的"溴化锂机组"和"光伏板"生产线,才明白更名不是文字游戏,而是产业升级的信号灯。那些总把企业改名当噱头的人该醒醒了——能在名字里写清楚战略方向的公司,才是真会下棋的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