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行的老张最近愁坏了——跑遍周边县城见了20多个客户,结果成交量为零。直到他发现隔壁老王只盯着80公里内的养殖大户开发,半年就拿下了300吨订单。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理儿:饲料部的客户到底藏在哪?
三大主力客户画像
先说个大实话,现在饲料行业早过了撒网捕鱼的年代。根据我这半年蹲点观察,真正能带来持续订单的就这三类人:
规模化养殖场(月均采购150吨+)
这类客户看着光鲜,其实最难伺候。去年某饲料厂业务员小李跟我吐槽:"他们砍价能砍到你怀疑人生,吨差价超40块立马换供应商!"但这类客户有俩致命吸引力:
乡镇饲料经销点(覆盖3-5个村)
新手最容易忽视这群"土老板"。别看门面破旧,他们手里攥着200+散养户资源。有个冷知识:优质经销点年流水能破800万,但会同时代理3-4个品牌
集团代工厂(采购量占45%)
温氏、新希望等巨头自建饲料厂后,反而开始外采了。为啥?这里头有个行业秘密:他们需要第三方代工特殊配方饲料,用来调节市场波动
客户选址的黄金三角
去年有个惨痛案例:某饲料厂开发300公里外客户,结果每吨倒贴50元。这里教大家三个保命法则:
150公里生死线
饲料运输有个成本临界点,超出这个距离建议换策略:
运输半径 | 吨运费 | 利润率 | 替代方案 |
---|---|---|---|
50公里内 | 70元 | 22% | 直营模式 |
150公里 | 130元 | 12% | 发展二级经销商 |
300公里 | 250元 | -5% | 找代工厂贴牌 |
养殖密集区掘金术
全国饲料消耗量前五的省份:山东、河南、四川、广东、湖南。但有个更精准的选址诀窍——跟着屠宰场布局,方圆30公里内必有饲料需求大户
家庭农场新势力
去年行业报告显示:100-500头规模的家庭农场采购量暴涨35%。这类客户有三大特点:
客户开发的三大血泪教训
有新手问:"散养户还值得开发吗?" 问得好!数据显示50头以下散户减少23%,但他们开始抱团成立采购合作社,这类群体订单量反而增长40%
未来三年客户演变趋势
小编最近参加行业峰会偷听到几个猛料:
个人觉得啊,饲料客户开发就像种地——得先摸清土壤墒情。现在这行情,不会用数据工具分析客户密度的业务员,迟早被淘汰。昨天还听说有公司在猪圈装摄像头搞AI监测,这年头卖饲料都得懂高科技了...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