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养殖户老李去年自配的猪饲料让30头仔猪集体腹泻,经检测发现配方中豆粕占比超40%(正常应≤25%)。这个教训让很多新手疑惑——养猪饲料里用什么配方而成才科学?

优质饲料的"骨架"通常由这些构成:
对比试验数据(2025年河南农科院):
| 能量组合 | 日均增重 | 料肉比 |
|---|---|---|
| 纯玉米 | 750g | 2.9:1 |
| 玉米+小麦 | 820g | 2.6:1 |
| 玉米+米糠 | 790g | 2.7:1 |
广西某万头猪场的成功配方:

错误案例警示:某养殖户用棉籽粕替代豆粕,导致棉酚中毒,母猪受胎率下降42%。
2025年行业推荐微量成分:
特别提醒:某猪场过量添加2%小苏打,导致饲料pH值异常,猪群采食量骤降35%。

广东温氏集团分阶段配方:
| 阶段 | 能量原料 | 蛋白原料 | 添加剂 |
|---|---|---|---|
| 仔猪 | 膨化玉米60% | 乳清粉8% | 酸化剂0.5% |
| 育肥 | 普通玉米65% | 豆粕22% | 复合酶0.3% |
| 母猪 | 小麦50% | 菜粕6% | 叶酸0.1% |
该方案使全程料肉比降至2.5:1,比传统配方节省饲料12%。
配方避坑指南
走访山东养殖户发现,优秀配方都遵循"三三制"原则:三种能量料+三种蛋白源+三种添加剂。那些在仓库里分格存放原料的养殖户,配比误差能控制在0.5%以内。记住,养猪饲料里用什么配方而成的终极答案,其实藏在猪群的生长数据和粪便形态里——毕竟,吃进去的是配方,长出来的才是效益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