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廊坊的老王发现,喂了三个月高粱糟的西门塔尔牛,日均增重比邻居家少200克。这个差异足以让每头牛少赚500元利润。同样价格的糟料,选错种类竟会造成如此差距?

实验室检测显示,高粱糟粗蛋白含量8.3%,比玉米糟低1.7个百分点,但木质素含量高达12%,这直接影响消化率。用发酵剂处理后的玉米糟,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可达58%,比高粱糟高9个百分点。
具体到饲喂效果:

内蒙古通辽某牧场做过对照试验:A区用高粱糟+豆粕,B区用玉米糟+尿素。三个月后核算:
但要注意季节性因素——去年秋收季,山东玉米糟价格暴涨至1350元/吨时,改用高粱糟+3%糖蜜的方案,反而节省了7%的饲料成本。
存储环节:开封后的高粱糟必须7天内用完,其吸湿性是玉米糟的2倍。河南某养殖户因存储不当,导致20吨高粱糟霉变,直接损失2.8万元。

饲喂禁忌:
根据五年实操经验,建议按牛群类型制定方案:
最近在山西做的试验显示,将玉米糟发酵时间延长至72小时,粗蛋白利用率提升12%。不过要注意控制环境温度——夏季超过28℃时,必须每天翻堆三次防止酸败。

目前东北地区玉米糟到厂价维持在980-1050元/吨,预计新粮上市后可能下探至900元关口。建议中小养殖户现在开始与本地酒厂签订长期供应协议,锁定成本波动风险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