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现在养个鸡鸭猪牛羊咋就这么难呢?前几天隔壁村老刘家的猪场,用了便宜饲料结果集体拉肚子,兽医费倒贴两千多。这"配合饲料做的好"到底怎么判断?总不能挨家饲料厂都去试吃吧?(笑)别慌,今天咱就仔细聊聊这事。
新手最容易踩的坑:价格≠质量
去年我表弟养肉鸭,图便宜买了18块一包的"促销料"。你猜怎么着?鸭子光吃不长肉,40天该出栏的拖到55天,多花的饲料钱都能买三车玉米了!所以啊,看饲料得先看粗蛋白含量,肉鸭前期最少要19%,蛋鸡高峰期得16%以上。这里有个对比:
算下来B料反而每只多赚3块,这账得会算对吧?
三招看透饲料厂老底
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:"我又没检测设备,咋知道实际含量?"这就得用土办法了:
上周我去考察个厂家,仓库里堆着二十几种原料,经理直接说:"我们敢让客户随时抽检"。这种底气可不是小作坊能装的。
那些年交过的智商税
记得前年某网红饲料打着"七天增重神器"旗号,结果被扒出添加违禁药。这里必须划重点:凡说包治百病的饲料,十有八九有问题!正规厂家会把营养指标写得清清楚楚,比如:
反观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,配料表就写个"多种微量元素",这不是耍流氓嘛?
最近发现个怪现象:同样说"肉鸡专用料",有的厂家分三个阶段配方,有的就一个通用型。跟养殖大户老王聊过这事,他原话是:"专业厂家的料细分到周龄,就像婴儿奶粉分段数"。这话糙理不糙,新手最容易忽视这点。
说到底,选饲料就跟找对象似的,不能光看表面。下次进货前,建议先要半包试喂两周。我去年帮人挑水产料就这么干的,结果某品牌标榜"促生长"的料,实际饵料系数比老牌子高0.3,直接省了万把块饲料钱。记住,好饲料自己会说话,养殖数据从不说谎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