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发现牛槽里总是剩下一堆草料?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?去年河北老张家的育肥场就因为这个事,白白浪费了3万块饲料钱!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,那些让新手踩坑的剩料真相。
养牛人都知道牛有四个胃,但超过60%的新手不知道:精饲料比例超过40%就会引发瘤胃酸中毒。去年我在内蒙古走访时发现,有个牧场主给牛喂了55%的精饲料,结果牛群集体出现反刍减少、采食量下降的情况。
真实案例: 河南某养殖场去年调整精粗比到3:7后,剩料量直接减少20%,每头牛每月省下18元饲料费。
关键数据:
去年春天,山东老王急着给牛换青贮饲料,三天完成过渡,结果牛群集体"绝食抗议"。这事儿告诉我们:换料周期短于10天就是自找麻烦。牛的味觉比人类敏感10倍,它们需要慢慢适应新饲料的气味和口感。
操作要点:
去年秋防时,安徽小李给牛群驱虫后出现大范围剩料。后来发现是驱虫药刺激了消化道,驱虫后必须补充益生菌的道理,很多新手都不懂。
避坑指南:
✅ 驱虫前3天减少精料20%
✅ 选择晴天上午操作
✅ 用药后喂食酵母片(每头2片)
✅ 连续观察粪便3天
河北养殖户老赵按这个方法操作后,驱虫期采食量保持在85%以上,比传统做法提高30%。
去年雨季,江苏某养殖场因饲料霉变导致剩料量激增40%。其实辨别霉变饲料很简单:抓把饲料搓10秒,手心发黏就要警惕。
检测三法:
最近走访了华北地区23个肉牛场,发现个有趣现象:坚持记录采食量的牧场,平均剩料率比不记录的低17%。建议新手准备个饲料台账本,每天花3分钟记录这些: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