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有没有发现,现在连饲料行业都开始搞"区域一体化"了?京津冀这地方,搞饲料的老板们抢地盘抢得比抢红包还起劲。前几天看到新闻说天津饲料产量占全国18%,北京高端饲料需求每年涨10%,河北养殖场多到数不过来...这到底藏着什么门道?新手小白想入行,可得先把这三个地方的"饲料密码"摸清楚。
天津这地方简直就是饲料企业的政策特区。你知道吗?当地政府给年产值超10亿的企业返15%所得税,这力度全国都少见。去年光新希望一家就在天津投了50亿建智能工厂,省下的钱够买几万头猪了。
北京倒是另一副面孔。环保标准严得跟高考似的,逼得企业只能搞绿色饲料研发。大北农去年砸了3个亿搞无抗饲料,现在北京高端饲料价格比普通货贵30%,但养殖场还抢着要。说白了,在皇城根下混饲料圈,没点技术含量真不行。
河北看着像小弟?错了!人家手里攥着2000万头生猪存栏量,饲料厂建在养殖场隔壁,运输成本直接砍半。温氏、牧原这些养殖大户都在河北有基地,饲料企业跟着他们走准没错。
可能有人会问:天津港跟饲料有啥关系?嘿,这里头学问大了!从国外进口的玉米豆粕,在天津港24小时就能通关,物流成本比南方基地便宜40%。农垦集团的铁路专线直通2000多家养殖场,饲料从工厂到猪圈只要72小时,损耗率才0.3%。
北京企业就聪明了,玩起"轻资产模式"。原料从天津港拉过来,加工完直接卖本地高端养殖场。去年北京猪饲料均价涨到4000元/吨,比河北贵出15%,但人家有技术溢价撑着。
天津现在搞的可是"智慧饲料"。正大研究院那帮博士捣鼓出的虾蟹饲料,能让养殖户亩增收1.2万。京东物流的智能仓配系统,订单处理快到2小时出货,这速度赶上外卖送餐了。
北京企业更绝,把物联网装进饲料袋。六马科技的智能监测系统,能根据猪的体重自动调整饲料配方,转化率提高8%。河北也不甘示弱,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卖得火爆,说是能替代抗生素,现在占他们总产量的20%。
Q:现在进场还能分杯羹吗?
A:看准这三个方向:1. 跟着政策走——天津的专项贷利率比基准低50个点;2. 卡住物流节点——天津港周边30公里内的地块快抢光了;3. 玩转技术牌——北京企业研发人员占比15%,是行业平均的两倍。
Q:最怕踩什么坑?
A:记住这组数字:河北饲料毛利比天津低3.2个百分点,北京环保设备投入要占总投资的20%,天津新建工厂审批只要20天。这三个数字能帮你避开80%的雷区。
小编觉得吧,现在入局京津冀饲料市场,就跟打麻将似的——天津是"天胡"开局,北京要会"做牌",河北专等"杠上开花"。新手别老盯着销量看,多研究政策文件里的数字,比看财务报表管用多了。毕竟在这个圈子里,会算账的干不过会看风向的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