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在超市买的新希望牛奶、手机银行里的存款、甚至外卖平台上的火锅食材,可能都出自同一个四川商人的手笔。这个被称作"饲料界任正非"的刘永好,硬是把养猪这门生意玩出了火箭科技的感觉——饲料成本比同行低18%,猪场用人减少60%,去年光省下来的钱就够造3个鸟巢体育场!
先看组吓掉下巴的数据:新希望饲料厂每吨生产成本比对手少200块,养猪存活率高出25%,光是这两项每年就能抠出30亿。更绝的是,他们用省下的钱砸出了银行、芯片、冷链物流等8大产业,这操作就像打游戏开外挂,别人养猪要钱,他养猪造了个商业帝国。
饲料厂的"变态抠门术"
你可能不信,他们连猪饲料的配方都要用AI算法优化:
有个河北养殖户跟我说,用新希望的"代养模式",每头猪多赚80块。秘诀在于他们把疫苗、技术、销售全包了,农户只要负责喂猪,风险直降55%!
跨界捞钱的野路子
你以为人家只会和猪打交道?看看这些神操作:
最魔幻的是他们研发出"猪脸识别",每头猪从出生到屠宰全程可追溯。我去参观示范猪场时,看到机器人巡栏、智能环控系统,感觉这些猪活得比都市白领还讲究。
价格过山车也不怕的绝招
去年猪肉暴跌那会儿,我特意问了新希望的人咋应对:
这波操作就像给自己买了双保险,猪肉涨价赚现货,跌价赚期货。听说他们去年光套期保值就挽回3亿损失,比炒股大神还稳。
小编实在想不通:一个卖饲料的为啥敢砸15亿搞生物芯片?后来看他们账本才明白,传统产业就像存银行的本金,科技板块就是买基金的闲钱。现在他们的智能养猪设备已经卖给4000多家猪场,这种"用饲料钱养科技娃"的套路,还真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能玩转。下次你涮火锅时,夹起的那片肥牛可能经历过区块链溯源、冷链机器人分拣,连装肉的泡沫箱都是猪粪转化的生物材料做的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