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行的养殖新手是不是被猪价搞懵了?
今早打开手机,武平养猪交流群直接炸锅——3月22日最新报价显示,本地标猪收购价最低探到6.9元/斤,这可是开年以来头一遭。隔壁村老张家的30头待出栏肥猪,原本指望能卖个7.3元的好价,结果收购商临时砍价到6.95元。这里头藏着三个关键信号:二次育肥热潮退烧、屠宰场开启压价模式、玉米价格又玩起过山车。
一、价格波动背后的三重推手
• 供需天平倾斜:3月下旬本该是消费回暖期,可今年菜市场猪肉摊位前的人流比去年同期少了四成。屠宰场现在每天只要1200头猪就能满足订单,而武平周边养殖场每天能出栏1500头以上
• 饲料成本魔幻秀:豆粕价格从年前的4200元/吨跌到3800元,但玉米价格上周还在2600元/吨,今天突然蹿到2750元。算下来每头猪饲料成本实际只降了40块,根本填不上猪价下跌的窟窿
• 运输暗坑吞噬利润:往厦门送猪的车,过路费涨了18%,司机还要加收200元/趟的"风险费"。这些隐形开支,最终都得从猪价里扣
二、老养殖户的保命三板斧
① 出栏时机的生死线
• 把握「三天法则」:当猪价连续下跌三天,第四天早上必须做出栏决定
• 紧盯「周末窗口」:屠宰场每周五下午会突击采购,这个时段议价空间最大
② 成本控制的野路子
1. 自配饲料省出奶粉钱:玉米58%+豆粕24%+麦麸15%+预混料3%,比全价料每吨省280块 2. 安装智能饮水系统后,每月水费从750元直降到480元 3. 跟县兽医站签包年服务,把每头猪医疗费锁死在12元内
③ 风险对冲的土办法
• 与饲料厂签「浮动协议」:玉米采购价按市场价±3%浮动,超幅部分五五开
• 实施「猪舍轮空制」:每批出栏后空栏消毒5天,能降低25%的疫病风险
三、新手必看的灵魂拷问
现在补栏会不会血本无归?
看仔猪行情就明白——30斤仔猪报价跌到600元/头,比年前便宜了150块。但要盯紧两个细节:母猪场是否做过蓝耳病净化、运输距离控制在80公里内。
压栏等涨价划算吗?
每天多吃4斤饲料,多长1.2斤肉。按现在6.95元的猪价算,超过250斤的肥猪每多养一天就亏3块钱。不过如果能扛到清明前三天,可能有0.2-0.3元的反弹空间。
小编实地探访手记
在武平十方镇转悠时发现个有趣现象:用物联网监控的猪场,哪怕猪价跌了照样能赚钱。他们在每栋猪舍装了温湿度传感器,光是电费就省了18%。还有个养殖大户老陈,靠着「期货+现货」组合拳,在3月猪价下跌期反而多赚了4万块——秘诀就是在期货市场做空豆粕,把饲料成本锁死在3800元/吨。
昨天下乡碰到个饲料店老板,他说现在聪明的养殖户都开始玩「错峰采购」——趁着玉米价格回落时,一次性囤够三个月的量。有个养殖户老王就因为提前囤了20吨玉米,每吨省下120块,相当于白捡了2400元利润。这年头,信息差就是真金白银啊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