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自家鸽子突然不吃食、嘴里有白点还流口水,你是不是急得直跺脚?新手养鸽最怕遇到这种状况——明明昨天还好好的,今天就蔫得像霜打的茄子。别慌!今天咱们就唠唠这烦人的毛滴虫病,手把手教你怎么选药用药。
先来说说这病有多邪乎。毛滴虫这玩意儿吧,80%的鸽子身上都带着它,平时可能没啥症状,但一遇到换羽、比赛、生小鸽子这些"坎儿",立马就给你颜色看。特别是刚断奶的幼鸽,感染后死亡率能飙升到五成以上。最气人的是,这寄生虫还会通过喂食、亲嘴甚至洗澡水传染,简直就是鸽界的"流感病毒"。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病急乱投医。先教你三招快速判断:
记得去年春天,邻居老张的种鸽突然不下蛋,检查发现是脐部感染毛滴虫。这病分咽型、内脏型、脐型三种,用药方法其实大不同。比如咽型需要口腔涂药配合内服,内脏型得用全身性药物。
西药三剑客必须认识:
去年比赛季,鸽友群里疯传的白醋疗法确实管用。具体操作是每周给鸽子喝两次醋水(500ml水兑半瓶盖白醋),洗澡水里再加一盖。这法子特别适合雏鸽和换羽期,既安全又能防复发。
新手最容易踩的三个雷区:
说到这儿,可能有鸽友要问:"为啥我家鸽子用药就好,停药就犯?"这事儿吧,八成是毛滴虫产生耐药性了。每月换着用不同成分的药,比如这个月用甲硝唑,下个月换滴虫肠清,再下个月用罗尼嘧唑,让寄生虫摸不着规律。
养鸽老把式都知道,防病关键在细节:
特别提醒新手:千万别图便宜买人用药!去年有鸽友用人用甲硝唑导致30多羽幼鸽中毒,最后只能含泪淘汰。兽用专用药虽然贵点,但剂量精准还带解毒成分。
说到底,治毛滴虫就像打游击战。七分防三分治,把鸽舍卫生搞好了,定期用中药(比如山楂水)调理,再配合科学用药,保准你家鸽子健健康康少生病。记住,养鸽是个细致活,别等发病了才着急,日常多观察比啥都强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