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现在卖猪亏本,不卖更亏怎么办?" 这是巩义市北山口镇养殖户老张昨天的困惑。根据巩义市畜牧局最新监测数据,生猪出栏价已从月初的14.6元/公斤跌至12.3元/公斤,创下近两年最大单月跌幅。但有意思的是,本地屠宰企业每头猪的加工利润却同比上涨了23%。
饲料成本暗藏玄机 近期玉米价格虽下降8%,但豆粕因国际航运延误反而上涨12%。养殖户王大姐算过账:每头猪的饲料成本实际增加27元,这还不包括因气温升高多消耗的2.3%水电费。
为何屠宰场在压价? 实地走访发现,本地三家屠宰企业冷库存储量已达饱和状态的85%。他们正通过延长付款周期(从3天延至15天)变相压价,这招让30%中小养殖户被迫提前出栏。
• 疫苗费隐形上涨:春秋季常规免疫套餐看似没涨价,但新增的非洲猪瘟检测项目让每头猪多支出8元
• 运输成本结构变化:现在雇佣9米6货车的费用比6米8车型贵400元/趟,但实际装载量仅多15头
• 赊销账期暗雷:某饲料经销商透露,接受45天账期的养殖户,最终有21%需要支付6%滞纳金
通过对比"豫农通"和"牧易宝"两大平台,发现夜间10点挂单成交价会比白天高0.4元/公斤。但要注意:
巩义法院上月判决的生猪纠纷案中,有起典型案例:养殖户因未留存运输车辆GPS轨迹记录,导致无法证明运输途中5头猪死亡责任,最终承担70%损失。这提醒我们:
→ 装车前拍摄15秒不间断视频
→ 要求承运方签署温度承诺书
→ 保留饲料采购电子凭证至少180天
独家数据: 据内部渠道消息,部分养殖合作社正在试行"代养分成"模式,农户提供栏舍可获出栏利润的38%,这比自担风险养殖多赚22%。这样的模式能否成为破局关键?下月行情或许会给出答案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