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经常在超市看到"新希望"牛奶,又在新闻里听说他投资了银行和科技公司?这个四川老头儿明明靠养猪饲料发家,怎么现在连手机银行和机器人养猪都搞上了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这个被称为"饲料大王"的企业家,究竟在哪些行业闷声发大财。
1982年那会儿,刘永好四兄弟凑了1000块钱——相当于现在年轻人两个月工资——在自家阳台上养鹌鹑。当时谁能想到,靠卖鹌鹑蛋和鹌鹑粪(对,鸟屎也能当肥料卖!),他们竟然攒出了中国最早的饲料厂。现在新希望每年生产的饲料,能装满10万个火车皮,够全国三分之一的猪吃上大半年。
不过最绝的是他们搞的**"猪脸识别"技术**,给每头猪建立电子档案,连猪吃饭打瞌睡都能监测。这操作比咱们上班打卡还严格,难怪人家养猪都能上市。
2025年突然传出刘永好要开银行,当时很多人笑他:"卖饲料的懂什么金融?"结果民生银行现在成了股份制银行里的扛把子。最近更夸张:
最让人看不懂的是他们那个生物环保板块,把猪粪变成有机肥,废水处理成灌溉用水,连沼气都拿来发电。这简直是现实版"点屎成金"啊!
Q:这么多产业不会亏钱吗?
A:看看他们去年的财报你就明白了——农牧板块赚50亿,食品加工赚20亿,金融科技虽然只赚5亿但增速300%。这就好比咱们存钱,定期存款吃利息,零钱买基金搏高收益。
Q:现在养猪不景气怎么办?
A:人家早就在期货市场玩对冲了。猪肉价格跌的时候,期货账户能赚回来;价格涨的时候,现货又能多赚一笔。这招跟咱们买保险似的,两头不亏。
Q:普通人能他的成功吗?
A:要我说啊,关键在**"死磕一个行业,再用这个行业的钱养新业务"**。就像咱们打工存钱买理财,主业稳定了才有底气搞副业。
看着刘永好从卖鹌鹑蛋变成科技新贵,我突然明白个道理——这年头想要发财,就得把最土的和最潮的揉成一团。下次你在菜市场买猪肉时,说不定这头猪的祖宗十八代都被录入过区块链,喝的水还是经过他们污水处理厂净化的呢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