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养牛的新手朋友,是不是经常看着别人家的牛膘肥体壮,自家牛却光吃不长肉急得直挠头?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无数人头疼的问题——为啥同样喂牛,出肉率能差出20%?我敢打赌,看完这篇文章你绝对要拍大腿:"早听说新手如何快速涨粉得找窍门,原来喂牛也得有门道!"
先说个真人真事,山东老李去年养了50头牛,眼瞅着牛吃得多长得慢,急得嘴角起泡。后来照着县畜牧站的法子调整喂法,半年后每头牛多卖了800块!想知道他咋做到的?往下看就对了...
饲料搭配:牛肚子不是垃圾桶
养牛老把式都知道,牛有四个胃!这就决定了不能啥都往食槽里倒。去年河北有个养殖户图便宜喂发霉玉米秆,结果牛群集体拉稀,赔得底儿掉。正确的喂法得讲究"三三制":
这里有个小窍门:把酒糟拌进饲料里,牛特别爱吃还助消化。吉林老王的牛场这么搞之后,饲料成本降了三成,出肉率反倒涨了!
喂食时间:牛也讲究"三餐制"
别以为牛是铁打的胃!内蒙古农科院的实验数据明明白白:定时喂料的牛比随便喂的,日增重多出半斤肉。具体咋安排?记住这个"早五晚五"法:
重点来了!突然换饲料就像让人空腹吃火锅,准闹肚子。山西有个养殖户直接换精料,结果牛三天不反刍,光兽医费就花了万把块。正确做法是:新旧饲料按1:4、2:3、3:2、4:1分四天过渡。
喝水讲究:会喝水的牛才长膘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——冬天给牛喝温水,日增重能多出0.3公斤!黑龙江的养殖户做过对比实验:喝10℃水的牛比喝25℃水的,每天少长半斤肉。记住三个要点:
有个反面教材:河南老张家的牛总拉稀,查来查去发现是水槽长满青苔。换成自动饮水器后,牛病少了,出栏时间还提前了20天!
常见问题答疑
Q:为啥牛吃得多反而瘦?
A:八成是精料喂多了!牛需要反刍才能消化,精料超30%就会消化不良。该粗则粗,该精则精,跟人吃饭一个理儿。
Q:驱虫重要吗?
A:太重要了!广西有个牛场驱虫后,饲料利用率直接提高40%。记住要三月驱一次,内外寄生虫都得杀。
Q:牛舍温度影响大吗?
A:大得很!温度每降1℃,日增重少半斤。冬天要给牛舍挂棉帘、垫稻草,夏天得装风扇,这钱不能省。
小编的话
养了十几年牛,我算是看透了——养牛就是个精细活!去年帮人改造牛场,光是调整喂料时间,就让出肉率涨了12%。现在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:要么猛喂精料,要么图省事乱喂。记住喽,牛是活物不是机器,得顺着它的习性来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:现在饲料价格这么高,会喂料的养殖户才能赚到钱。别看这些方法简单,真要全做到位,保准你家牛比别人多卖三成价!不信你试试,下个月就能见分晓...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